窯主陶樂山,是個膚色黧黑,身形健碩的青年漢子。
“這位姑娘,您既是真心誠意,要買下我這窯口,那我便也明人不說暗話。有些事,需得在銀貨兩訖之前,同您說個分明。”
今日一路走來,各家鋪子窯口,均只同宋玨搭話,顯然是因著宋璃不過只是個小丫頭的緣故,料定她做不得主。
這陶樂山,聽兩人說明來意,登時便一眼瞧出,他們兄妹之中,真正拿主意的,是宋璃,且并未因著她是女子,便語帶輕視,可見并非見識淺薄之人。
宋璃心中對他生出了幾分好感,笑道:“愿聞其詳。”
陶樂山長嘆一口氣,斟詞酌句,良久,方才無奈道:“并非陶某自夸,此窯乃我陶氏祖產,鼎盛之時,所產的青瓷器物,放眼整個錢塘,都是數一數二的。”
宋璃點了點頭,附和道:“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確是難得一遇的佳品。”
宋玨暗暗皺眉。
阿璃素來精明,今日怎犯起了糊涂!
聽那陶樂山的語,回家弦外之音,是擺明了要將此窯狠狠地賣上個高價。
常道,無奸不商。此刻若不吹毛求疵,反倒順著他的話頭,大肆稱贊,豈不是要被當成冤大頭,又如何壓價?
他唯恐宋璃吃了虧,故作嫌棄地反唇譏道:“只可惜,再好的窯口,得罪了官府,也是前路渺茫,生意慘淡啊。”
陶樂山神情一滯。
“姑娘既已知道了,陶某也無意隱瞞,不錯,確如這位公子所,陶家窯開罪了白知府,他命人查封了錢塘城中的陶家鋪子,更是嚴令其他瓷器商鋪,不得收購我陶家窯口的器物”
宋玨心下更是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