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滿臉笑意,渾身透著自己父親被陛下看重的喜氣。
身為大明的開國功臣,自己的家族,可以說到達了頂峰。
而他身為長子,以后必定會繼承父親的爵位!
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讓他怎能不喜。
“這都是陛下恩澤啊,咱們一家要永遠銘記陛下的恩典!”
李善長捋著胡須,看著也一副容光煥發的模樣。
“是!”
李祺連聲道。
“行了,為父今天還有公務要忙,你們別來打擾。”
語畢,李善長便背著手,朝書房跨步而去。
書房是他處理公務的地方,也是家門禁地,平時即便是李祺,未經他允許,也不準進入,就連研墨這種小事,都是他自己來。
而每次發生大事之際,他都會待在屋里不出來,不允許任何人打攪。
今日,李善長從容怡然的走進書房,關上房門后,卻突然露出疲憊的神情,臉色都隱隱發灰。
昨晚,他在偏殿一下都沒合眼。
但是他絲毫不敢表現出來,一直在強撐罷了。
這皆因他不敢。
不敢表現出自己有任何憂懼,以免引起朱元璋的懷疑。
“一切皆因那少年而起啊”
李善長想起昨日那個少年的發,依然覺得后背發涼。
昨晚,他一直在思索朱閑說的話,直到天亮,他才完全想明白,其實朱元璋壓根沒有想好,要如何處置胡惟庸。
是聽完那少年的一席話,朱元璋才徹底拿定了主意!
那少年究竟是什么人?
他可是非常了解朱元璋的性格,其心如磐石,非常人可以撼動。
就連他這位國公,碰到大事,也不過偶爾給些建議罷了!
根本無法左右朱元璋的想法。
但是那名叫朱閑的少年,僅僅用了一頓飯時間,就做到了。
在國家大事上,朱元璋會因為一頓飯的時間改變,連李善長都覺得匪夷所思。
尤其那朱閑年紀尚輕,更顯聰慧機敏啊。
和他相比,自己的兒子們簡直是天差地別。
李善長苦笑著搖了搖頭。
此子乃天驕,別說他的兒子了,就其昨日的表現,他自己都無法比擬。
再一想胡惟庸之事,李善長眸光一寒。
“此事,切不可牽連其中!”
他飛快的做了決定。
從昨日,李善長就看出了朱元璋斬草除根的決心。
自己若是不小心參與其中,恐會有株連之禍。
昨晚,朱元璋看似安撫自己,但他心里明白,那些話,聽聽就好。
朱元璋可不是會為了口頭上的諾,就放過攔路絆腳石之人。
李善長走到書房的書架前,小心地抽出一個錦盒。
打開后,里面赫然放著一塊免死金牌。
此乃朱元璋對他有功之臣的獎賞,只要不是謀逆犯上,可免一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