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搶灘方案,最“抵觸”的肯定要數張向晚和于德慶兩位船長,他們駕駛著“向陽紅10”號船和“j121”船穿越了危機四伏的大洋,眼看就要抵達目的地,卻要在南極的大門口沉舟求生,這在感情上實屬難以接受。
這是艱難的抉擇,一時間就連這些擁有豐富經驗的老手們也無法達成一致。
“郭隊長,張船長,于船長,我剛和趙副指揮已經商量過了,還是繼續執行疏散和留守的方案,探路的先遣隊就由‘j121’船來負責組建。”
最后還是考察編隊的總指揮陳德宏一錘定音,作為軍人的他在聽取了各方意見后,與副總指揮趙留輝共同做出了“冒險一搏”決定。
“搞野外科研,你們是專家,但論攻堅,我們海軍才是王牌,嚴班長,卞班長,你們把環境和氣象的最新資料都準備好,只需要告訴往哪沖成功率最高就行,剩下的就交給我們的戰士。”
風輕云淡,甚至臉上還掛著笑容。
但話語間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情與勇氣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瞬間紅了眼眶。
這是要拿戰士的生命去開辟一條逃生之路啊。
“總指揮,這樣不行,北京那邊的領導再三叮囑,一定要保障隊員的生命安全,怎么能冒這么大的風險呢?”
郭坤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以前是搞軍工科研的,對中國軍人那種不畏犧牲的精神再了解不過。
只要陳德宏和趙留輝一聲令下,“j121”船上的士兵們絕對會前赴后繼組成“敢死隊”,這點絲毫不用懷疑。
“你們還記得出發前小平同志贈予考察隊的那篇匾額嗎?上面寫著‘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那要如何才能和平利用南極?”
“血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和平永遠是建立在實力和斗爭上的,在南極建立長城站就是實現未來和平的第一步,也是必須完成的一步。”
“毛主席說過,‘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如果我們這次沒有完成任務,明年在‘南極條約’會議上能抬起頭嗎?其他國家會不會認為我們中國人就是沒資格在南極事務上擁有話語權?”
“中國軍人不怕死,怕的是沒法保護國家和人民,越南戰場上我們可以用身體在雷區掃出一條通路來,在南極也行。”
不斷記錄著會議全過程的趙陽終于停下了筆,因為他覺得任何語和文字在此時此刻都是蒼白的。
神秘莫測的南極亮出獠牙,居高臨下“嘲笑”人類的渺小。
但隨著五星紅旗在兩艘中國考察船徐徐升起,一團團承自血脈的不屈火焰正以燎原之勢熊熊燃燒。
“破冰!破冰!破冰!”
甲板上吶喊聲漸起,那是向死而生的無畏勇氣,足以震動整片蒼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