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舒舒服服過完了春節,老沈又再次踏上了采訪南極考察隊隊員家屬的旅程。
這項系列報道的任務開展至今,他遭遇的絕大多數困難都來自于客觀條件,比如崎嶇的山路、難尋的小村還有祖國南北的烈日與寒風。
但此時坐在火車上的老沈卻有些忐忑,因為今天的目標先前在電話里明確拒絕了采訪的請求,那語氣斬釘截鐵,似乎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羅墨卿,南極洲考察隊科考班的核心骨干之一,年紀輕輕就參加過多個國家級重點野外科考項目,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妥妥的書香門第啊,這種家庭怎么會排斥采訪呢?真是奇怪。”
老沈最后還是決定去到有六朝古都之稱的南京看看。
哪怕只是見上一面,也至少可以從老兩口身上窺得一二,知道他們為何會對女兒的事業是這樣的態度。
“老沈,哈哈,你這家伙怎么全禿了,記得剛進社里那會還是個長發飄飄的美男子呢,看來歲月真是把殺豬刀啊。”
站在火車站出口捧著兩百斤肚子“嘲笑”老沈的人叫阿滿,新華社南京分社的辦公室主任,當年他們兩個是同批入社,一起在重慶共事過好幾年,宿舍還是上下鋪,屬于可以共吃一個饅頭的關系。
后來老沈調往北京總社任職,而阿滿則是陪著老婆來了南方扎根,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原本兩個帥小伙現在也都成了發福的中年大叔,但不便是歷經時間磨礪過的友誼。
“羅教授那里我又幫你聯系過了,他還是不愿意接受采訪,老爺子脾氣特別執拗,只要提起自己女兒就會大發雷霆,感覺你這次是要白跑一趟了。”
阿滿對老沈正在撰寫的系列報道早有耳聞,這次到了自己的“地盤”便主動提出要幫忙,沒想到一通電話過去,直接吃個閉門羹,這讓他多少有些顏面無光。
“沒事,系列報道的初衷就是為了展現考察隊隊員家屬的真實情況,再說了如果寫出來實在不利于團結,社里也不會批準見刊的。”
老沈倒是豁達,他抽了抽鼻子,循著一股香味就把視線投在了路邊的一家烤鴨店上。
“雖然我在北京待了快二十年,但始終覺得單論做鴨子的功夫,南京的師傅們絕對更勝一籌。”
阿滿豈會不知道這話里的意思,當年兩個人嘴饞分吃一碗酸辣粉的回憶還歷歷在目,心想好家伙這老沈頭發少了人也變精明了,竟然“擠兌”我沒盡地主之誼。
“行了吧你,整點沒用的官腔,兄弟我還能餓著你不成?午飯安排在福昌飯店了,鴨子絕對管夠。”
老友相見,自是有說不完的話,兩個中年男人從飯店出來的時候都已經需要扶著墻才能站立,但臉上的笑容卻是那樣的自由自在。
看了眼手表,發現已經到了下班時間,老沈坐上了阿滿的小轎車,開始朝著南京大學的方向趕。
“你這主任待遇這么好的嗎?社里都給你配車了?”
損友就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調侃對方的機會,老沈摸了摸柔軟的座椅,用胳膊肘捅了捅阿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