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堂間的那張八仙臺前,李燕和阿紅正四目相對。
兩個年齡差了十歲的女人此時此刻都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勢,讓整間屋子的溫度都下降了幾分。
“我說小妹,我好心好意讓你帶著瑤兒回來住,不感恩也就算了,讓你出點伙食費都要推三阻四,怎么滴是我這個嫂嫂欠你的嗎?”
阿紅率先發難,她一如以往的陰陽怪氣加顛倒是非,把李燕愣生生說成了一個賴在父母身邊的“啃老族”。
“趙陽把我送過來的時候就給了爸媽和大哥生活費,你現在又要我每個月貼錢出來,哪有這樣的道理?”
李燕今天一改平日里“逆來順受”的態度,兩眼一瞪就是針鋒相對,說話的聲音竟是直接蓋過了阿紅。
“開火倉的是我,家里每天買菜做飯都是我,你老公把錢給其他人是什么意思?眼里就沒我這個嫂嫂唄。”
阿紅先是一愣,她顯然沒料到李燕今天的強硬,但多年制霸石庫門的經驗讓這個潑辣女人很快就調整好了狀態,開始無差別胡攪蠻纏。
坐在后客堂始終保持沉默的李國偉這時候探出半個腦袋,他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喊著阿紅名字,然后以更輕的聲音嘗試提醒。
“趙陽給的生活費不是都交給你了嗎?剩下的兩個紅包是給爸媽的,那是小妹兩口子的一點孝心。”
和妹妹李燕截然不同,李國偉打小就是個媽寶男,人生里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是聽別人的,娶了阿紅做老婆后更是“窩囊”,不但財政大權全部交出,就連綠豆芝麻小的事情也沒有決定權。
所以在老婆和妹妹對壘的當口能這么幫上一句腔幾乎已經耗費掉了他所有的勇氣。
“李國偉你插什么嘴?那點錢夠干什么?水電煤付付都用得差不多了,房租呢?上次給瑤兒看病打針的花銷呢?去人民公園玩叫差頭的鈔票呢?”
阿紅吵架是屬于臨場發揮型選手,只要開了一個話頭,腦子就能快速跟上各種“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一番說辭把李燕和瑤兒的衣食住行甚至吃喝拉撒都涵蓋了,當中幾個數字更是精準到元,可見她早有預謀,已經把這對母女的日常開銷記錄得明明白白。
“這是我爸媽的房子,還要收租金?我那天在早餐店走不開,所以才讓爸爸帶著瑤兒去打針,難道早餐店不是你的嗎?去人民公園玩也是帶著小飛一起去的,難道下雪天還要讓你兒子擠公交車?”
李燕的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阿紅所說的那些費用完全就是“無中生有”。
她之前忍氣吞聲又是撐著還沒恢復的身子到早餐店幫忙,又是好心帶著侄子小飛去公園玩,沒想到最后都成了被拿來攻擊自己的武器。
“哎喲哦,你這種只會死讀書的小身板能幫什么忙啦?每天在店里自己吃的花銷都比賺的多,還好意思說。”
壓榨李燕這個免費勞動力的是阿紅,倒打一耙說幫不上忙的還是阿紅,如此無賴的語終于把在樓上休息的老兩口給引了下來。
“燕子給的紅包你拿去好嘞,不要再吵了,好好一個家天天算來算去有什么意思啦?”
李父心疼自己女兒,但又忌憚兒媳婦,所以便把趙陽孝敬二老的紅包拿了出來,想要用錢來平息這場爭執。
“那是我給爸媽的錢,憑什么要拿出來?你還怪我在早餐店幫倒忙?就你那產品定價、成本控制和人員安排,能賺錢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