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破冰 > 第三章 民心所向

      第三章 民心所向

      期間趙陽還有幸對日本極地研究振興會常務理事、事務局局長鳥居鐵也教授進行了一次專訪。

      教授1979年率領的代表團是第一個訪問我國的南極團體,他不但親自介紹了南極自然地理、日本南極考察歷史等經驗,還贈送了珍貴的資料和圖件,為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的初期發展提供了相當及時的幫助。

      專訪中鳥居教授真誠希望中國盡早在南極建立考察站,并且表示愿意推動兩國政府開展南極考察合作。

      他稱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理應在南極國際事務上擁有充足的話語權,同時建立考察站也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意愿,是眾望所歸之舉。

      這些所見、所聞、所感最后都化作了趙陽筆下的文字和老沈相機里的照片,帶著無數極地工作者征服南極大陸的決心飛進了更多老百姓的家。

      眾人拾柴火焰高,國內的科學界為此同樣不遺余力。

      “首屆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獲獎的32位科學家以“向南極進軍”為題,聯名致信黨中央和國務院,建議中國到南極洲建立考察站。

      信中說道:“我們大多經入了中年和老年,但只要祖國需要,愿意做進軍南極洲的馬前卒,為祖國、為人民、為子孫后代再做一次拼搏!我們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

      民心所向,眾志成城。

      但在世界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建立一座具備開展科學工作的考察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在高層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意見”。

      有一些同志認為,印度在南極搞了獨立站,中國作為大國理應也有自己的,這樣可以在將來南極事務的“斗爭”中取得一個立足之地。

      還有一些同志則有顧慮,認為科考站的各項經費每年需要花掉一千余萬元,十年就要過億,這不是一個小數字。

      更有一些同志則擔心,覺得放著國內許多地方不開發,跑到南極去花錢,這樣做到底對四化建設有沒有實際作用?人民會不會有不同的看法?

      為了統一思想和消除爭論,應中央領導同志批示,郭坤領導的南極考察委員會和國家海洋局組織有關專家,對南極考察、南極建站的總體方案和各分支的衣、食、住、行、船舶、發電、通訊、測繪、氣象、施工的機械設備及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充分的論證。

      說起來寥寥數語,但其實工作量極為恐怖。

      趙陽和老沈受新華社指派,陪同見證了郭坤等人向國務院總理匯報的全過程,會議足足進行了五個多小時,很多科學家連廁所都沒去上過,大家都緊繃著神經,竭盡全力想要匯報得更準確更詳細一些。

      當從中南海走出來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北京的夜空難得萬里無云,星星掛在月亮旁不斷閃爍,讓趙陽感到一絲神清氣爽。

      “小趙,你老婆預產期啥時候?要當爸爸了感覺如何?”

      郭坤和老沈握了握手,隨后輕拍趙陽的肩膀問道。

      從之前到澳大利亞參會也就才過去了七八個月的時間,他原本烏黑的兩鬢竟然冒出了幾根白發。

      “快了,就在月底了,我老婆已經說了,按照她們南方的習俗,到時候我得給郭老師送喜蛋。”

      聊起馬上就要降生的孩子,趙陽就掩不住眼中的歡喜,初為人父,既是責任,也是自己真正長大的里程碑。

      “那你可得盡快,如果今天的回報得到領導的認可,我估計南極科學考察隊會很快進入籌建階段,畢竟想要在南極建立考察站只能在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中旬,到時候你要想送這喜蛋可得跑到南極來咯。”

      郭坤隨口一說惹得在場的幾人哄堂大笑,誰都不會想到這玩笑話竟然會在三個月后成為了現實。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