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冷兵器時代,打完仗無法找到的,基本被默認死亡。
若軍隊腐敗,為了逃避撫恤,還會直接打成逃兵,全家跟著受累。
李凡在第四天特地去探望了被救回來第一批人。
看完之后,他更為震怒,心像是被什么狠狠捏住一般!
大唐士兵普遍遭到毆打,審問,侮辱,大多殘疾。
普通百姓則被吐蕃當作苦力,瘋狂施加徭役,個個慘不忍睹,瘦的跟竹竿似的,走路都能被風刮走的那種。
十歲的孩子就要去挖石頭,一些女人,更是直接淪為了生育工具。
在古代,這種情況每個時期都很常見,游牧民族對于漢人的擄掠從未停止。
但幾乎所有的封建帝王都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做什么,或是付出一些什么。
更不會有人關注到這么一群人。
華夏幾千年古歷史,真正三個大治,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之治,都不過一百五十年。
剩下的全是大亂,人命如草芥。
所以,后世很多電視劇說的那些什么浪漫,什么風華,不過就是一坨屎!
對于李凡而,他的理想,他的認知并不局限于這個時代,若他的成功不能建立在整個民族的成功之上,那他就白來這個大唐了。
他也不像跟那些封建皇帝一個樣。
他希望華夏民族能早日建立一個龐大繁榮,人人皆好的文明。
也要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人,雖遠必誅的絕對凝聚力。
所以!
李凡首次要求中軍隨臣擬定一個詳細的救助計劃。
將全方位對這些被救回來的子民,進行后期的安頓和補償,并且以此為先例,不斷的進行延續。
緊隨其后。
第五天!
李凡率近衛營出發,前往大非川下面的松石洼地同達扎路恭談判。
這片洼地是大非川腳下,并非高原,所以對于唐軍來說,沒有什么影響,就算交戰,也無懼對方。
由于第一次談判,李凡甚至親往,級別被無限提高。
且雙方已經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上百年的恩怨,河西激戰,所以整個見面極為興師動眾。
若大非川腳下談判出現問題,至少超數萬主力大軍能第一時間抵達。
所向披靡的軍隊和戰略主動權就是談判的最厚籌碼。
而吐蕃那邊則是仰仗背靠大非川的高原優勢,以及眾多俘虜為籌碼,開啟談判。
雙方各有所圖,各有所準備。
最終在四月二十五的下午,雙方于大非川下完成對峙。
放眼望去,巨大的高原平川荒涼而又壯闊,超過三千米的海拔成為了軍隊的噩夢。
但內部平坦開闊的地勢,又是吐蕃騎兵作戰的天堂。
視野所及之處,盡是蒼茫!
由于春季到來,上面冰雪融化,矮草已經覆蓋谷地,延伸成灰綠與蒼黃交織的雄偉畫卷。
雙方軍隊肉眼能看見的并不多,吐蕃有千人重甲步卒壓陣,如同高原下來的猛虎群一般。
大唐則是近衛營三千人一字排開,軍旗獵獵作響,漆黑色的軍甲猶如死神的鎧甲,靜靜的矗立,釋放著善戰的血煞之氣。
雙方隔八百米,吐蕃的高原精銳和大唐的中原精銳時隔幾十年,再度在大非川完成了軍事對峙。
僅一眼,達扎路恭深邃沉冷的瞳孔便掠過了一絲警惕。
坐在高大的吐蕃戰馬上,呢喃感嘆:“好強大的軍隊!”
“這應該相當于大唐最負盛名的玄甲軍吧,比當年來的那批人強。”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