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郭昕震驚,從唐軍,到神武軍,再到圣駕親臨,他震驚了。
連忙帶人沖來行禮。
三軍震動,齊齊行跪拜大禮。
“好了,不必多禮,諸位將士辛苦了。”
“速速搶救傷員,休整工事。”李凡雷厲風行道。
“是!!”
“怎么樣,沒受傷吧?”李凡看向郭昕。
郭昕擦了擦臉上的血,笑道:“回陛下,都是敵人的,卑職沒事。”
“卑職就說吐蕃人攻著攻著怎么就跑了,原來是陛下出手。”
“是啊,聽聞陛下已到河西,但負責前線戍邊,未能迎接陛下,實在遺憾!”一些副將們也紛紛開口。
好多第一次見到李凡,分外興奮。
“哈哈哈。”
李凡豪爽一笑:“朕知爾等堅守前線,所以特地親自過來巡視慰問,沒曾想剛好撞見吐蕃進攻。”
“多謝陛下關心,陛下里面請。”
“不,朕還是四處看看吧。”李凡不是養尊處優的主兒,既然是慰問,那肯定得站在士兵們看得到的地方。
天子和士兵同在,這可以極大的鼓舞士氣,但一般皇帝沒幾個敢這樣做的。
“是!”
“陛下,那這邊請,這邊是軍營和傷兵營。”
“帶路。”
“是!”
“……”
一個時辰后,李凡完成了對飛鳥驛駐軍的慰問,和河西軍打成一片,并且看了軍功冊。
另外,只打了一小會的戰場傷亡也被清點了出來。
河西軍防守飛鳥驛,陣亡一百多人,傷三百多人,但只擊殺了一百五十六名吐蕃人。
薛飛那邊偷襲,零陣亡,靠精良鐵甲保護和偷襲,只是輕傷幾十人,但殺了兩百號吐蕃蠻子。
由此可見河西軍府兵的實力,跟吐蕃普通邊軍都有一些差距,一比一的陣亡完全建立在飛鳥驛居高臨下的地勢。
如果正面一戰,如果是吐蕃戍衛軍精銳……
“陛下,您看。”
“這是剛剛繳獲的吐蕃士兵整套裝備。”郭昕道。
幾名河西軍抬著輜重放在一張桌子上,全套狀態,還染著鮮血。
李凡伸手撫過。
這種盔甲一片一片像是魚鱗,層層相扣,穿成完整的甲胄,并且還配有身甲,披膊,護項,全部鐵鑄。
就這普通士兵的裝備,怪不得吐蕃當時能打進長安。
歷史上的大唐雖然在內亂后崩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都在。
“陛下,和我們作戰的吐蕃軍大多披這種扎甲,是主力裝備。”
“軍官一般披更好的鎖子甲。”
“他們的兵器幾乎人手一把遠程弓箭,一把長兵器,搭配一把短兵器。”
“以長矛和吐蕃刀居多。”
“他們進攻時,奉行利則進,不利則退……”
“……”
郭昕一直講解著吐蕃人的基本情況和作戰習慣。
基本和李凡所知道的歷史一樣,歷史記載的吐蕃一點沒吹牛。
雖然李凡對吐蕃軍隊還是比較了解的,但一直帶人圍成一圈認真聽著郭昕講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