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郭昕可謂是極其滿意,整個大唐的年輕一代將軍中,人才輩出。
郭昕,封元禮,哥舒茲,曹虎,包括薛飛,常遠,趙北平均年紀都在三十歲以下,甚至有二十以下的。
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高仙芝這一批人平均年紀都是五十往上了,甚至更大,他們終將老去。
而郭昕是年輕一代最全面的繼承者之一!
一個帶兵的將軍如此細致的洞悉敵人的一切情況,這就是謀將,他和哥舒茲都是軍人世家。
但他可以上戰場,哥舒茲有謀略,但偏儒將。
歷史上,他可是孤獨守衛西域四十年,從少年到白發,從小卒到了四鎮節度使。
隨后。
李凡在飛鳥驛同將士們一起吃了一頓飯,而后動身前往下一個唐軍和吐蕃人激戰的地方,渾圖戈壁。
渾圖戈壁和飛鳥驛不同,飛鳥驛站由大唐實控。
但這邊卻是被吐蕃大軍占據,左誠的人馬是河西軍內最能打的一批老兵,多次和吐蕃交手。
他們被全部調了過來,為河西都護府撐起南面的屏障,因為渾圖戈壁出兵,可以直接威脅都護府的南側。
那里有一塊大唐的官營的牧場,超兩千個家庭的生計也都在那兒。
左誠知道李凡親自視察,激動無比,親自迎接。
君臣已經數年未見,若非打仗期間,都要痛飲三斤了。
李凡在此同樣進行了視察和慰問。
一直到傍晚的時候,李凡才啟程離開,返回都護府。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兩地均帶走了一些吐蕃俘虜,有戍衛軍,有屬部軍,一共五百多人。
他要全部聚集在一起,找機會換回大唐被掠走的百姓。
無論是吐蕃也好,還是以前的回紇也好,這些異族人入侵漢人,極其針對平民,非常低劣。
而在古代,換俘這種事是基本不可能的。
除非是位高權重的存在,或是皇室宗親這個級別,才可能得到贖回,交換,普通百姓那就基本等死。
男人做奴隸,女人也做另一種奴隸。
真實封建社會的殘忍和無助,遠超后世人的想象。
李凡是一個極其有民族意識的人,所以他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不管是交換,還是解救,他都要做。
強大的唐朝,強大的種族,不能只有軍事,對內的關懷才是讓各族百姓真正臣服,融入大唐的關鍵。
安史之亂就是活生生的教訓。
返程路上,非常平靜。
馬蹄踢踏,密集有序,火把點亮著漆黑的四周。
五百多個吐蕃俘虜徒步,灰頭土臉,沒有任何逃跑的可能。
近衛營除了在飛鳥驛撞上了吐蕃人進攻,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任何情況,河西都護府構建的防線防守還是有余的。
但就在這時候,馬蹄聲突然急促起來,一名斥候舉著火把,逆行狂沖。
“吁!!”
他停在了李凡近前。
“報!”
“陛下,我們在三里外發現了一隊可疑的胡人,他們躲躲藏藏,大概是看見了我軍的火把,便躲入一片洼地中,但被我們發現。”
胡人?
李凡挑眉。
胡人泛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及西域的一些商業民族,但這個范圍并不包括吐蕃。
二者的生活環境也有很大區別。
不過因為大唐開放的國策,胡人這個群體很雜亂,到處都有,大唐和吐蕃境內都有不少。
“你們繼續緩慢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