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元不斷思索著,問尸究竟該問什么呢?
只有一問的機會,可眼前卻迷霧重重。
“你覺得誰最有可能殺了你”,這個問題顯然并不適合本案。
解夢語有可能認識兇手嗎?
盡管能肯定兇手與“歸零”有關,但要如何通過一次問尸就取得關鍵信息呢?
目前掌握的線索還是太少。
李新元不禁又想到了那個人體解剖展覽,怎么看都充滿疑點。
只有這類展覽,才有精細解剖尸體的需求,又具備相應處理經驗。
從分尸手法作為切讀點,應該優先調查這個展覽。
此外,還有一點令他心生疑惑,解夢語作為一名在職教師,失蹤后校方難道毫無反應?
這一點也必須盡快走訪核實。
索性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一大隊還有不少警員在外活動,外圍的走訪調查完全可以交給他們。
最后,依舊是那個神秘跟蹤者。
假如他就是真兇,那么現在最該做的,或許是主動現身,利用“蜘蛛”設伏將其抓獲。
但如果對方真是“歸零”成員,極有可能正在暗處潛伏,只等李新元走出警局,拍照上傳制造輿論。
這就讓李新元陷入了尷尬的處境,這警局出也不是,不出也不是。
“還是先等一大隊回來,聽聽走訪調查結果再說吧。”
思索許久,他最終決定還是先暫緩問尸,再掌握更多線索后再問不遲。
他走出停尸間,在警局大院里漫無目的的溜達著,可思考還未停止,并且越來越發散。
解夢語這案子再次提醒著他----“歸零”組織不止一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