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只是輕輕一笑,卻不再理會鄧洵武,拂袖離開。
……
“爹爹,那鄧洵武居然敢公然反對您,也是該敲打敲打了……”
屏退其他人后,蔡京和蔡絳二人,走在出宮的路上。
沒有宦官隨行,父子二人聊著剛才的話題。
蔡京沒有回應兒子的話,而是若有所思。
“都怪那個小道士,怎么處處都有他。
我記得官家一開始是支持聯金滅遼的,就是那道士州橋夜市的風波,才惹得……”
“你有沒有感覺,官家在變?”
蔡京并沒有接蔡絳的話題,而是轉向宋徽宗本身。
“爹爹,官家不就是改變主意了嗎?”
“不是,我說的是,官家這個人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
蔡京停下腳步,越琢磨越不對勁。
“官家哪有什么改變?”
蔡絳領會了父親的意思,卻沒有他敏銳的直覺。
“官家如今的精氣神,就跟當年他初登基的時候啊,這樣的皇上,我也好多年不見了。”
“父親,您想說什么?”
“四哥兒,以后你行事低調些,莫惹到那位頭上!”
蔡京想清楚其中關竅,眼中的鋒芒,又變成垂垂老矣的腐朽。
蔡絳聞,雖然沒有直接領悟,卻還是點點頭。
“鄧洵武那事不重要,他想說什么就讓他說去,他沒有根基,一切都要靠著我們才能應對童貫,所以你也沒必要在意!
何況,他說得,其實有道理……”
“爹爹,您難道也反對聯金抗遼?”
蔡絳見父親一直沒有表態,忍不住追問。
蔡京停下來,想了一會道:“陛下所,其實未必沒有道理!
我并非堅持北伐,而是以前陛下堅持,所以我也堅持!
但如今陛下既然起了反對之心,那我沒必要跟陛下對著干!
比起這件事,我更在意的是,陛下為何會改變立場?”
“那爹爹認為是為什么?”
“這廟堂之上人來人往,可不管如何往來,下棋的都是那些老對手,或者老朋友!
如今朝廷中出現的新人,且能影響陛下的,只有一個人。”
“又是那個道士?”
蔡絳聞,臉上多了幾分憤憤之色。
聯金抗遼雖然不是蔡家的核心利益,可吳曄的存在感,卻讓蔡絳十分不喜。
“那個臭道士,哪里都有他!
爹爹,那怎么辦?
今天他能讓官家放棄抗遼計劃,明天就能壞我們好事……”
蔡絳還沒說完,蔡京回頭,冷冷地看著他。
他還是放不下那些仇恨,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啊,蔡京很想讓自己家的小兒子吃個大虧,長長教訓。
可是在這個關口,蔡家經不起一次打擊。
“那人詭異,不惹才是正道,你別整天想這些有的沒的……”
蔡京難得開口,訓斥蔡絳。
蔡絳登時安靜如雞,不敢反駁。
“此事不涉核心,咱們何必出頭。
你若真想考驗那個道士一番,不妨將消息透給童貫!
北伐的事,對于咱們而不是問題。
可對于童貫而,那是涉及身家性命前程的大事。
他斷了皇帝抗遼的主意,就等于斷了童貫的財路。
所謂斷人財路,殺人父母。
你以后要多學學利用別人的刀,去殺你自己的敵人!”
蔡絳聞,恍然大悟。
“還是爹爹了得!”
蔡京滿意點頭,自己家的老四雖然有很多缺點,但卻足夠聽話。
這也是他為什么會選擇蔡絳,而不是蔡攸的原因。
他的意志,要一個人傳承下去,那個人不需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找個機會,跟那位道長冰釋前嫌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