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是什么情況?”
往前沒走多久,李淵在周圍見到了十幾座正在建設中的房屋或者店鋪,不由好奇發問。
“這個......我不是特別清楚。”小六子遲疑道:“不過倒是有一些小道消息傳出來,據說是縣令大人打算在這邊打造一條......商業街,為此還找來了很多富商,這些店鋪都是他們建造的。”
“好吧。”既然小六子不太了解,李淵也不多問,轉而提起另外一件事,“記得剛遇見你的時候,你說你們縣令大人要建造學堂,你還想送你妹妹上學。”
“現在學堂建造得怎么樣了?”
“還沒好,但也快了。”小六子思索道:“我估摸著差不多三月多的時候應該就好了。”
“您若是想看學堂恐怕不太行。”
“可以理解。”李淵頷首,扭頭四處看了看,走久了覺得有些累了。
畢竟年紀大了。
李福順見狀指著不遠處一間茶館道:“老爺,要不我們去那邊的茶館坐坐吧。”
“好。”李淵答應一聲,隨后對小六子笑道:“走吧,我請你去喝杯熱茶。”
小六子聽后看了眼那間茶館的名字,有些猶豫道:“您要去那間茶館嗎?那里面的茶可不便宜。”
“聽說這間茶館在長安名氣可不小,這是分店。”
李淵擺擺手,無所謂道:“你都說他名氣不小了,那價格貴自然有貴的道理。放心吧,幾杯茶錢我還是付得起的。”
小六子聞不再多,盡管這位大爺穿著粗布麻衣,但從他隨手可以給帶路人一貫錢來看,他必不是什么普通人。
自已提醒一句罷了,免得不滿意茶的價格怪到自已身上。
三人進店坐下,點了一壺小二推薦的熱茶。
望著這熟悉的炒茶,李淵了然。
這恐怕就是陳衍的茶館了。
難怪名氣不小,而且還敢賣貴。
李淵輕抿一口茶,對小六子說:“你總說你們縣令大人好,我承認他確實好,那你認為,你們縣令大人自上任以來,對你們幫助最多的是什么?”
“幫助最多的是什么......”小六子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遲疑了好一會兒,他才說:“自縣令大人上任以來,做過對我們有幫助的事太多,一句兩句根本說不清。”
“但要說幫助最大的,應該是讓大家有了盼頭。”
盼頭!
聽到這個回答的李淵沉默了,想起自已進入渭南縣以來看到的東西,點頭道:“具體點呢?”
“具體點啊......”小六子沉吟道:“應該是讓我們清楚地明白,只要努力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不再像以前一樣,無論我們怎么努力,哪怕從早忙到晚,累到全身酸痛直不起腰,卻仍然給家人買不起一頓好吃的,做不了一身好的衣服。”
“現在我們只要努力就可以看到回報,哪怕連我這樣十多歲的小孩也能通過自已的雙手養活妹妹,還有機會送妹妹上學堂。”
“從吃了上頓沒下頓到不用挨餓,再到時不時能讓家人吃上一頓肉,扯上一身新衣服,然后到手里有了余錢,有機會送孩子上學堂,一步步改變,一點點變好。”
“您看那邊。”
說著,他指了指茶館外一個賣燒餅的小攤子。
李淵主仆二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明顯右腿有殘疾的中年漢子,帶著兩個五六歲大的雙胞胎男孩在賣燒餅。
攤前有七八人正在排隊,明顯看得出來生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