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可不少啊。”
李淵感嘆道,“你們縣令大人也是下了血本。”
“所以我們才說縣令大人好啊。”小六子肅然起敬,“縣令大人一不拿我們一針一線,二不征收徭役,反倒給修路的人工錢,你說他好不好?”
李淵笑呵呵道:“行行行,你們縣令大人好行了吧?”
“不過,我怎么聽說你們縣令大人好像從不露面呢?”
“哪怕遇到案子需要主持公道他也沒出現過,基本全是由縣衙主簿出面的,去年朝中還有人用這個參過一本呢!”
“他們懂什么!”小六子氣憤道:“縣令大人平時多忙啊,哪里有空管這些事!”
“比起縣令大人親自上堂主持所謂的公道,我們寧愿縣令大人不出現,因為我們知道縣令大人在做實事,一心為了我們。”
說著,他頓了頓,“再說了,縣令大人并不是不管這些事,一般都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案子大量減少。”
“怎么個從根本上解決法?”李淵疑惑道。
“嗯......”小六子想想說:“比如縣令大人剛上任那會,直接把惡名遠揚的一個大黑幫全抓了,最近更是發出了懸賞,可以舉報作奸犯科之人拿賞錢,聽說縣衙的大牢都裝不下了。”
“昨天當著大家的面殺了一批該死之人呢。”
原來如此!
李淵明白了,小六子所說的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是用鐵血手段清理有罪之人,震懾眾人啊。
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用一舉多得來說都沒問題。
接下來,李淵時不時問上一個問題,小六子很耐心地全都回答了。
走著走著,小六子忽然停下了腳步,指著不遠處一座巨大的三層建筑說:“大爺,您看,那是縣令大人建造的圖書館,據說里面存放著海量書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見不到的。”
“今年要開科舉,不知道有多少讀書人從各方趕過來,就是為了在里面觀看書籍。它全天十二個時辰營業,你不管什么時候去,基本上都找不到位置。”
“我已經看到了。”李淵稍顯渾濁的眼睛有些震撼,因為哪怕站在外面,都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里面人擠人的場景。
這么大一座建筑里面倘若全是這樣的話,那起碼有幾千讀書人擠在里面。
這是何等令人震撼的場景?
當初科舉的時候他都沒見過這么多讀書人。
“那進去讀書需要什么條件?”李淵側頭詢問。
“什么條件?”小六子不懂了,“為什么還要什么條件?誰都可以去啊。”
此話一出,不止李淵,一旁的李福順都震驚了,愕然道:“怎么可能,里面既然存在海量書籍,難道真就一點條件沒有便讓這群讀書人看嗎?”
兩人著實有些難以理解。
在他們看來,書籍都是珍貴的,連普通的書籍都是如此,更別說那些旁人很難接觸到的書籍了。
世家之所以籠絡人心,靠的不正是書籍與向上的通道嗎?
這兩點陳衍都滿足啊,書籍有,關系同樣硬,他完全可以借此收攏人心,成為新生的大勢力。
為何不這么做呢?
李福順不理解。
“沒什么條件吧。”小六子仔細想了想,“如果說在里面讀書一個時辰一文錢也算條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