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對比之下,孰優孰劣,何人更值得投資與倚靠,答案似乎已不而喻。
慕容赤臉上立刻堆起了充分理解、甚至帶著幾分“感同身受”的誠摯笑容,從善如流地舉起酒杯回應。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找到“知音”般的感慨,開始順勢吐露自己的“苦水”,這既是情緒的宣泄,更是一種試探與結盟信號的釋放:
“二殿下此,真是說到小王心坎里去了!理解,實在是理解!不瞞您說,這么一聽,小王竟覺得與二殿下頗有幾分同病相憐之感啊。”
他適時的嘆了口氣,眉頭微蹙,仿佛想起了什么煩心事,聲音也壓低了些,帶著推心置腹的意味:
“便說我們南理國內吧,我們的太子皇兄,自小便體質孱弱,時常纏綿病榻。那繁重的國事政務,于他而,每每是力不從心,難以持久操勞。”
“故而,朝堂內外,但凡是需要代表王室出面、耗費心神精力的大事、要事,或是需要強力手腕處置的棘手難題,到頭來,總是少不了由我這個做弟弟的奔波勞碌,勉力支撐起局面,代為承擔。”
“這其中諸多艱辛與不得已,實在是不足為外人道也。有時夜深人靜,獨自思量,心中滋味,真是……唉,一難盡啊!”
他這番訴苦,看似是在抱怨自己勞苦功高卻地位尷尬,實則每一句都在向蕭景翊清晰地傳遞著關鍵信息:
他同樣有一位“德不配位”、難以擔當大任的兄長;他自身同樣具備處理政務、承擔重任的能力與實力;并且,他內心深處,對于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并非沒有想法和野心。
這無疑是在表明,他們二人,是處在相似境遇中的“同類”。
蕭景翊聽聞此,眼中驟然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精芒,他立刻精準地接收并解讀了慕容赤話語中遞出的橄欖枝。
他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更加真切熱絡了幾分,再次高高舉起酒杯,與慕容赤隔空鄭重示意,話語中充滿了“知己”間的惺惺相惜:
“慕容兄當真辛苦了!聽君一席話,方知你我兄弟,竟是這般同命相憐,確是難得的知己!這世間之事,往往便是如此,能者注定要多勞。”
“有些位置,若是本身德才難以匹配,即便勉強占據,于己于人,也不過是徒增煩擾與負累罷了。”
最后這一句,已是帶著露骨的暗示與共鳴。
兩人目光于空中交匯,彼此都從對方深邃的眼眸中,清晰地看到了那毫不掩飾的野心火焰,也精準地評估到了對方所能帶來的潛在價值與力量。
一種基于共同利益與相似目標的默契,在無聲中迅速達成。
一個,迫切需要來自外部的強力支持,以鞏固和提升自己在國內的地位,為最終奪取儲君之位增加至關重要的砝碼;
另一個,則亟需在競爭對手的內部尋找到有力的盟友,以便更有效地打擊政敵,削弱對手的勢力,為自己艱險的奪嫡之路掃清障礙,增添勝算。
兩只精美的酒杯,在空中輕輕相碰,發出“叮”的一聲清脆悅耳的鳴響。
這聲音并不算大,淹沒在宴席的絲竹談笑之中,卻仿佛一道無形的驚雷,敲定了一份關乎權力與未來的無聲盟約。
侍立在側的劉玉蘭,將眼前這盡在掌握的一幕盡收眼底。
她微微垂眸,嘴角那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卻不由得加深了些許。
她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距離那個夢寐以求、光芒萬丈的皇后寶座,似乎又離她近了一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