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面,不給你一拳,那就是好徒弟了。
所以,差不多就行。
把人家說急了,還真會揍你。
這一世,帶的是什么徒弟?希望他們能真正地掌握一門生存技能的徒弟!
“長達上百里、幾千里的獸道,就是魚的洄游路線、候鳥、動物的遷徙路線。
已經刻印在了它們的基因里。
這個,我們不用去管,也用不上。
我們所說的‘獸道’很簡單,是生活在這大山里,一輩輩的,多次往返、走出來的,通往覓食地,和巢穴之間的道路!”
動物的生活其實也很簡單,和大學里的那些“學生黨”一樣,幾乎也是“兩點一線”,在覓食地與巢穴之間往返。
餓了,它們會出去覓食。
覓食地,基本上是固定的。到什么季節去什么地方,那也都是固定的。
除非食物沒了,或不夠,它們才會尋找新的覓食地。
遇到危險,它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往巢穴里跑。
躲避危險,重新聚集、抱團取暖!
除非“家”沒了,或者是不再安全了,它們才會尋找、建立新的巢穴。
這“兩點一線”的路,就是獸道!
它們一輩輩的走過,也一輩輩的在這條道路上留下自己的氣味。
“那么,怎么發現動物留下的氣味呢?或者說,怎么發現獸道呢?靠人的鼻子,顯然是不行的。”
從動物留下的腳印、糞便、毛發,以及尿液等蹤跡中發現。
就找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連成一條線,那就是獸道!
其中也必然留有動物的氣味。
夾子、套子,甚至是陷阱,就要下在這上面,挖在這上面。
這樣才準確。
“搞清楚了嗎?”
來到溝底,蘇浩問栓柱和梁倉。
二人點頭。
“這里要防止一個錯誤認識:認為人能走的道路,獸就一定會走。也就是不要用人的想法,去判斷野獸的行為。”
“人認為能走的路,大部分獸也認為能走,這個不假。
但有的地方,就不一樣了。”
“就像這條路——”
蘇浩指著剛才栓柱挨蟄的那條路,耐心講解:“這條道兒上,沒草,沒灌木,全是裸露的山石,一直向前延伸,看上去很好走。
但這是按照人的思維去判斷獸的行為。
我為什么看一眼就知道,它不是獸道呢?
那是因為,在這條路上,我沒有看到什么動物的糞便,也不見動物的腳印。想必你二人現在也已經清楚了。
野獸為什么不走這條道?
它們很聰明,感知也要比人靈敏,甚至是上過當、吃過虧;所以知道這條路不能走。當然,被追的急了,已經驚慌失措了,那就不一定了。
但那是例外。”
蘇浩講的很長,也很耐心,“你要是把夾子下在這里,那就白瞎了。”
說完,又是將栓柱拉到了離此不遠的一條小窄道上,“這條道,雖窄,卻是真正的獸道!”
用手一指,“你看這里的豬糞,都還新鮮著呢。”
“所以,尋找獸道,要站在山巔先看大概,心里有個數。然后再深入溝底、或山腰,根據野獸留下的蹤跡,做具體辨別。
明白嗎?”
又是給栓柱二人總結著。
“找到了獸道,我們就可以下夾子了。”
“剛才,我們在山頂,看得清清楚楚,這條溝有兩個方向通向外面。我們先在這里下一些夾子,再去另一個方向!
如此,就把出入山谷的獸道兩頭,都堵住了。
中間再放置幾個,也就形成了一個夾子陣!”
說著,便是看栓柱和梁倉分別下獸夾。
然而,蘇浩和栓柱3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時,在劉家莊,卻是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老爺子蘇大壯,正帶著劉家莊的民兵,趕往村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