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慢步走到大堤上,一個說痛快了,很開心,一個想明白了,也很開心。
陳凡在一旁眼角微抽,這個“個別戰士”是不是你自己?
肖烈文只顧著說話,也沒看見他的表情,否則一定要堅決澄清。
既然戰地記者可以畫素描,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素描代替照片?
不是沒這個可能性哦。
當即愣了一下,再轉身,這才看見陳凡站在樓梯上發呆,不禁問道,“你怎么啦?”
肖烈文笑道,“這個我知道,你是不是要去采風?”
肖烈文指著正在挖土的一個小山坡,笑著說道,“那個山坡地勢起伏不定,既不能建房子,也不能種水稻、棉花,以前就是盧財主家的柴山,老百姓要上山砍柴,一擔100斤的濕柴就要跟他交一角錢。”
陳凡咧著嘴點點頭,“啊,對。”
陳凡眼珠轉了兩圈,嘿嘿笑道,“那確實挺厲害的。”
挖山取土,完了再改造成良田,還真是一舉兩得,難怪肖隊長臉上頗有得色。
恰巧圖書室里面就有一本《美術常識》,里面就有素描入門的內容,回頭只要將里面的內容翻一遍,刷點經驗值上去,是不是能把素描技能刷出來?
戰場上畫畫,肯定不能支個架子畫油畫吧,也不能擺張桌子畫國畫,所以百分之百,肯定是拿著本子畫素描。
“哦,原來這就是素描啊。”
說著收拾東西就要出去。
肖烈文點點頭,“對對,他們就是畫素描,當時有個記者到我們連隊去采風,還給我們連的幾個戰士畫過,畫得可像了,跟照相差不多。”
肖烈文點點頭,“農田是根本,能不動就不動,現在老百姓燒柴,主要靠稻草和棉梗,不夠的還有河堤上、村前屋后的雜樹林,怎么樣也夠燒火,干脆就把這座柴山挖掉,等哪天把這座山挖平,還能多出十幾畝好田。”
肖烈文歷數著戰地記者的先進事跡,陳凡很認真地聽著,同時分心二用。
說來也是巧,閻吾從一開始就跟著這支部隊,全程旁聽了指揮員接受命令、分析敵情和下達任務的經過,他知道這次作戰的目的是為了擊退敵人,打開勝利通道,就果斷下令全面反擊,最終贏得了勝利。
肖烈文卻停不下來,又說起戰地記者,“當年的記者可不得了,文能提筆、武能扛槍,就說有個叫閻吾的,別人都叫他‘武記者’,這個稱號是怎么來的呢?
就是有一次,他跟著部隊上前線,戰場上的指揮員犧牲了,敵人正在向我軍撲來,這時候怎么辦?有個戰士看他身上背著望遠鏡,就以為他是指揮員,向他請求作戰命令。
陳凡,“啊,那我去看看。”
他低著頭繼續說道,“不過后來才發現,那些文職記者真是好樣的,手上沒有槍,就拿著本子和筆上戰場,用筆記錄前線的戰事和英雄事跡,許多戰場上的英雄模范就是被他們用筆寫下來的。
陳凡抬手比劃了一下,“就是用鉛筆畫人和物的輪廓景象。”
陳凡想了想,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
“昔日貧農砍柴還要交錢的地主家的柴山,成為今日修補大堤的土方,一樣的山,不一樣的用處,體現了我們是一個……”
肖烈文在一旁看著他寫字,目光逐漸呆滯,忍不住暗暗感嘆,這個通訊員找得好啊!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