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重量的核材料,炸得更狠。”
“這種爆炸方式既能用鈾-235,也能用钚-239。”
“不過,钚更難提純,但內爆法能解決它‘性子急’的特性問題。”
郭佬:“那它有什么缺點呢?”
林天:“技術難度高……內爆式必須讓周圍的常規炸藥‘絕對同時爆炸’。”
“差幾微秒都不行。”
“不然壓力不均勻,核材料會被壓扁,炸不響或炸不徹底。”
“而且,它對炸藥布局、引爆要求極高。”
“所以,它的結構更復雜,需要精準設計炸藥形狀、起爆裝置等等。”
“比槍式的‘一根管子+子彈’復雜得多。”
一句話總結區別,槍式是“把兩部分核材料‘撞’到一起湊夠質量”。
簡單但浪費材料。
內爆法是“把一團核材料‘捏’緊,靠密度提升湊夠質量”,復雜但效率高、適用材料多。
郭佬聽完后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腦子都快炸了。
知識點太多了。
一時之間無法吸收。
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目光從未離開過林天。
那眼神滿是崇拜和敬佩之色。
敢情他這個“專家”在林天面前就是個學生。
“哈哈,長知識了!”
“林天你這是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核彈物理課。”
“受益匪淺啊!”
“不過,林天,我有一個問題很好奇:既然槍式簡單粗暴,內爆復制多變,那我們為何避輕就重?”
林天:“因為,內爆式核彈可以讓核彈小型化。”
小型化?
郭佬再次豎起耳朵。
槍式核彈是通過炸藥爆炸沖擊波將一塊核材料推向另一塊,使其達到超臨界狀態引發核裂變。
但這種方式存在核材料利用率低、武器體積大等缺點,不利于小型化。
而內爆式核彈是利用炸藥爆炸產生的聚心爆轟波向內壓縮核材料。
使其達到臨界質量,其核材料利用率高,且球形的核材料構型更有利于減小體積。
現代小型化核彈多采用內爆式設計。
就好像后世的龍國首顆原子彈“596”就采用了內爆式結構。
實現了較高的核裝藥利用率,為后續核彈小型化奠定了基礎。
此外,鷹醬的w76核彈則是結合了槍式和內爆式兩者特點。
通過特定的爆轟波路徑設計,使核彈核心更小更輕,也是小型化核彈的一種實現方式。
內爆式可是未來核武器的發展方向。
所以,林天才會選擇內爆式,為以后定下基礎。
郭佬還有一個疑惑:“林天,這核彈小型化的作用是什么?”
“核彈一旦實現小型化,我們便可以把它與導彈結合……”
此話一出。
郭佬徹底不淡定了。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