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是用自制零件裝配成組合件,再裝配成部件,直至總裝成國產飛機。
林天相信一定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首長,你等著,我給龍哥周歲準備了一份大大的賀禮……”
林天站在6號車間的高處,看著工人們干著熱火朝天,目光透著堅毅之色。
……
時間很快來到了1950年9月15日。
麥克阿瑟一手策劃的仁川登陸正式拉開帷幕。
在仁川的主要進攻開始前7天,聯合中央情報組織–軍事情報偵察行動,代號楚蒂·積臣,派出一組游擊隊到仁川。
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游擊隊收集了關于潮汐、淤泥灘、海堤及北棒子軍防御工事的情報。
并且,在實際入侵進行前,一系列的訓練及試驗在南棒子的海岸與仁川相似的地形進行。
同時,“聯合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迷惑對手,公開宣稱將在半島東南部的群山港登陸,派艦艇佯動、飛機轟炸群山,吸引北棒子軍隊的注意力。
緊接著便集結美軍第10軍,包括第1陸戰師、第7步兵師、南棒子海軍陸戰隊等共約7萬人,配備261艘艦艇、500架飛機,專門訓練潮間帶登陸戰術。
并且,還使用履帶式登陸車。
美軍為完全搶灘登陸,行動嚴格按潮汐時間推進。
9月15日僅兩次高潮可登陸,分別為早晨6時59分、傍晚19時19。
于是,凌晨5時起,美軍艦艇、飛機對仁川港外的月尾島以及防御工事進行密集轟炸,摧毀大部分朝鮮軍隊火力點、
到了6時30分,美軍第1陸戰師第5團乘登陸艇搶灘月尾島,1小時內肅清守島北棒子軍隊,解除其對仁川港的炮火威脅。
6時59分,美軍主力分兩路登陸仁川港南北灘頭。
北灘頭是第1陸戰師第1團登陸,突破北棒子軍隊混凝土碉堡防線,1小時內控制灘頭。
南灘頭是第1陸戰師第5團登陸,僅遇輕微抵抗,迅速向市區推進。
同時,美軍在灘頭構筑防線、卸載裝備,北棒子軍隊雖組織小規模反擊,但未突破。
傍晚高潮時,美軍繼續登陸后續部隊,進一步擴大灘頭陣地。
9月16日起,美軍登陸部隊兵分兩路,一路向北推進,奪取仁川至漢城的公路、鐵路。
另一路向東南方向進攻,阻斷北棒子軍從漢城撤退的通道。
……
整個仁川登陸戰以“聯合軍”極小代價(傷亡約2000人)達成戰略目標,直接導致半島戰爭局勢逆轉。
原本推進至半島南部釜山環形防御圈的北棒子軍,因補給中斷、腹背受敵,迅速陷入潰敗,為后續“聯合軍”北上越過“三8線”奠定了基礎。
消息一出。
瞬間燃爆了整個東西世界。
全世界都被麥克阿瑟的戰術給驚呆了。
一時之間,媒體,政要,各國高官紛紛贊美這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不愧為“一代名將”。
不過,此時,龍國卻陷入深深的焦慮和不安之中。
老人和首長更是驚嘆著:“我的乖乖,還真被林天預判對了……”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