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秦猛一揮手,兩百騎兵浩浩蕩蕩入城,馬蹄踏在磚石路上,發出整齊的“噠噠”聲。
一路暢通無阻,連守城的兵卒都沒敢上前盤問半句。
守軍們見狀,長長松了口氣,握著長槍的手悄悄松開,額角的冷汗順著臉頰滑落。
實在是秦猛兇名深入人心,他們以為要出亂子。如今隊伍順利入城,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車隊里的張崇和幸存兵卒滿是疑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滿是不解。
他們是外鄉人,實在摸不透,為何這郡城的守軍見了這位邊寨來的秦將軍,竟怕成這副模樣?
林婉兒攥緊了衣角,指尖幾乎要嵌進布料里。
她悄悄抬眼,望著秦猛挺拔的背影,卻暗自將“秦猛”這個名字牢牢刻在了心里。
——若不是這位將軍,她此刻不是香消玉殞就是落入韃子手中,哪還能活著踏入這繁華郡城。
隊伍穿過甕城,青陽城的熱鬧才真正鋪開。
相比南河城寨處處透著的肅殺之氣,這里少了分緊張,卻多了幾分煙火氣,越發顯得繁華。
主街寬闊,足夠四匹馬并行,行人摩肩接踵,大多穿著體面,臉上帶著安穩日子該有的平和。
古色古香的屋宇下,綢緞莊、糧鋪、酒樓、雜貨行一字排開,幌子在風中輕輕搖曳,上頭的字跡清晰醒目,一眼就能看清各家的營生。
街邊的攤販喊叫聲絡繹不絕,賣糖葫蘆的小販扛著草靶子,糖衣裹著的山楂透著鮮紅;
蒸包子的鋪子冒著熱氣,白面饅頭的香氣飄出老遠;連西域來的胡商都擺著攤子,高鼻梁上架著異域風情的銀飾,用蹩腳的漢話高聲叫賣著皮貨、香料和藥材,引得不少人圍觀。
“秦將軍。”張崇策馬來到秦猛身邊,勒住韁繩,對著秦猛拱手行禮,語氣里滿是感激。
:“大恩不謝!我等需去郡衙交割,復命。他日張某必定登門拜謝,今日就先別過了!”
說罷,他對著秦猛再行一禮,帶著剩余人手護著車隊,轉向了通往郡衙的另一條路,車隊的車輪碾壓著路面,漸漸消失在人群中。
那豪華馬車中似乎傳來女子的嘆息,
秦猛則領著騎兵隊伍跟著幾名引路的軍卒往前走,馬蹄聲被街上喧囂掩蓋,倒也不顯得突兀。
沒走多遠,旁邊的巷子里忽然擠出七八個穿著各異的漢子,有的穿著短打,有的罩著粗布長衫。
老遠就朝著秦猛的方向喊著“秦大人”,快步湊上來接應。
這是常胖子留在青陽城的人手,早就得了消息,特意在這里等著,好幫秦猛處理些雜事。
秦猛對著他們微微點頭,示意他們入隊隨行。隊伍則繼續往軍營的方向去,腳步沒有絲毫停頓。
這座軍營靠在北城區,緊挨著城墻。
規模雖不算大,但營寨規整,柵欄、帳篷一應俱全,容下百人卻綽綽有余。
而且離城中心的縣衙、郡衙都近,辦事也方便。
安頓好隊伍,讓兵卒們各自歸營歇息,秦猛又讓人去縣衙催辦糧草,免得隊伍斷了供給。
隨后,他叫來了袁飛和王善,語氣嚴肅地囑咐:“隊伍歇穩了,就抓緊時間操練磨合。
對了,還有那批俘虜,你們多派些人手看好,別讓人鉆了空子,把他們滅了口,這些人還有用。”
秦猛補充道,眼神里帶著幾分警惕。
——青陽城魚龍混雜,保不齊有人不想讓俘虜開口。
袁飛和王善連忙點頭應下,齊聲說“屬下明白”,不敢有半分懈怠。
隨后,秦猛換了身尋常的粗布衣裳,把腰間的佩刀藏在衣襟下,只帶著幾個親衛悄悄出了營。
在常九安排的接應人員帶領下,在城里慢慢巡視。
他想看看這座郡城的真實情況。
青陽城有邊軍守著,韃子雖時常來邊境騷擾,但大多只在城外劫掠,沒真正攻進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