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廠長辦公室的門被宋衛國無聲關上,隔絕了外面的嘈雜。
張建軍從內袋取出那臺冰冷的索尼tc-50,按下停止鍵,再按下倒帶鍵。
磁帶轉動的細微嘶嘶聲在寂靜的房間里格外清晰。
將錄音機放在桌上,看向跟進來的陳衛國:“衛國,今天你救了全車間的命,也救了克虜伯的合作。記你一功!”
陳衛國腰桿筆直:“廠長,應該的!”
“這功勞,先記著。”張建軍眼神銳利,“炸彈是啞了,放炸彈的人,還在逍遙!”他按下播放鍵。
沙沙的噪音響起,隨即是設備運行的嗡鳴背景音。
突然!“嘀…嘀…嘀…”那催命的電子音清晰傳出!緊接著是羅伯特變調的驚呼:“gott!定時器?!”
一個年輕技術員短促的抽氣聲:“啊!”
楊廠長的怒喝:“什么情況?!”
然后是陳衛國那聲石破天驚的暴喝:“都別動!”
以及后續他撕開格柵、扯斷導線的聲音和他沉穩的匯報。
張建軍全神貫注,反復播放炸彈嘀嗒聲響起后那關鍵的十幾秒錄音,尤其是背景里各種人聲的反應。
他需要找出那個在炸彈啟動瞬間,聲音里藏著異常的人!
“廠長,”陳衛國指著錄音機,“這洋玩意…真能揪出內鬼?”
“光靠耳朵不行。”張建軍關掉錄音機,拿起桌上的電話,“接技術科劉建業!”
很快,技術科骨干劉建業敲門進來,臉上還帶著驗收現場的余悸:“張廠長,您找我?”
“劉工,坐。”張建軍示意,“我記得你檔案里提過,在哈工大進修時,接觸過蘇聯的聲紋分析技術?了解多少?”
劉建業一愣,隨即點頭:“是接觸過一些基礎理論。蘇聯那邊叫‘聲紋鑒定’,主要是通過分析人說話時聲帶的振動頻率、共鳴腔特征形成的獨特‘聲紋’。”
“理論上能像指紋一樣進行個體識別。但設備極其復雜昂貴,國內…幾乎沒有實際應用。”
“理論就行。”張建軍將錄音機推過去,“我需要你幫我分析這段錄音。”他按下播放鍵,直接跳到嘀嗒聲響起后的部分,“重點聽炸彈啟動瞬間,背景里所有人的聲音反應。找出其中是否存在一個,聲音反應與其他人有細微差異的人。”
“比如,他的驚呼或抽氣聲,在頻率特征上,是否帶著某種…刻意的控制?或者異常的平靜?”
劉建業看著這臺從未見過的精巧錄音設備,又聽著里面清晰的回放,眼中閃過震驚和興奮:“張廠長,這設備…太好了!雖然比不上蘇聯的實驗室設備,但音質足夠清晰!我…我可以試試!需要安靜的環境和紙筆記錄頻譜特征!”
“去里間。”張建軍指向辦公室內側的小休息室,“需要多久?”
“給我兩小時!”劉建業抱著錄音機,像捧著寶貝,一頭扎進了里間。
……
時間在等待中流逝。
張建軍翻看著克虜伯最終簽字的驗收合格報告,眼神平靜。
陳衛國和宋衛國守在辦公室門口,軋鋼廠經歷了白天的驚魂,此刻顯得格外安靜。
兩小時后,劉建業推門出來,額頭帶著汗,眼神卻亮得驚人,手里拿著幾張畫滿波形和潦草標記的稿紙。
“張廠長!有發現!”他聲音帶著壓抑的激動,指著稿紙上的幾處標記,“您聽這段!”他快速倒帶,播放了一個極短的片段——嘀嗒聲剛響起的瞬間,背景里有一個非常短促、幾乎被羅伯特驚呼掩蓋的男性抽氣聲:“嘶——!”
“就是這個!”劉建業指著波形圖,“您看,這個抽氣聲的起始頻率突然拔高,這是驚嚇的正常反應。但是!”他用筆尖點著其中一段細微的波動,“就在這極短的上升波峰之后,出現了一個極其不自然的、微小的頻率壓制平臺!”
“持續時間只有0.1秒左右!這不符合人體在極度驚恐時聲帶肌肉的失控狀態!更像是…發聲者瞬間意識到什么,強行控制住了后續的聲帶振動幅度!想把那聲抽氣‘咽’回去一半!”
張建軍眼神瞬間銳利如刀:“能鎖定是誰的聲音嗎?”
劉建業翻到另一張紙,上面列著幾個名字和簡短的頻譜特征對比:“當時離控制柜最近、能清晰錄到抽氣聲的人員有五個:德方的漢斯工程師、技術科小王、設備科老李、保衛科的小趙,還有…”他頓了頓,指向最后一個名字,“…廠辦秘書,周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