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清晨。
紅星軋鋼廠,第三車間門口。
寒風凜冽,但氣氛比天氣更緊張。黑壓壓一片待考的青年和陪同的家屬,擠在車間大門外,個個神情凝重,或搓手跺腳,或低聲背誦著什么。
張建軍穿著他那身最“體面”的破棉襖,站在人群靠后的位置,毫不起眼。
他臉色平靜,閉著眼,仿佛在養神。腦海中,無數圖紙、參數、操作流程如同精密的齒輪般嚴絲合縫地運轉著。
“哐當!”
巨大的車間鐵門被拉開,發出沉悶的聲響。一個穿著深藍色工裝、戴著套袖的中年男人走出來。
手里拿著名單,面容嚴肅,眼神銳利。正是這次考核的主考官之一,八級鉗工易中海!他身后跟著幾個車間干部和技術員。
“肅靜!”易中海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點到名字的,依次排隊進車間!家屬外面等!”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鴉雀無聲。
“王鐵牛!”
“到!”
“李衛東!”
“到!”
…
名字一個個念過,被點到的人緊張又激動地跑進車間大門。
“張建軍!”易中海念到這個名字時,眉頭明顯皺了一下,目光在人群中掃視,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和…厭惡。
顯然,這個“街溜子”的名聲,連他這個八級工都如雷貫耳。
“到。”張建軍平靜地應了一聲,從人群中走出。
易中海的目光像刀子一樣刮在他身上,從上到下,最后落在他那身破棉襖和凍得通紅的手上,眼神里的輕蔑幾乎要溢出來。他沒說什么,只是從鼻子里哼出一股白氣,示意張建軍跟上隊伍。
巨大的車間內部,遠比外面看起來更震撼。
高高的穹頂下,是一排排巨大的、泛著冰冷金屬光澤的機床,車床、銑床、鉆床、牛頭刨…空氣里彌漫著濃重的機油味和淡淡的鐵銹味。
巨大的天車在頭頂軌道上緩慢移動,發出低沉的轟鳴。穿著藍色工裝、戴著帽子的工人在機器間忙碌穿梭,叮叮當當的金屬敲擊聲不絕于耳。
待考的青年們被這陣勢震住了,一個個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眼神里充滿了敬畏和緊張。
考核點設在車間一角相對空曠的區域,擺著幾張長條桌和凳子。易中海和另外兩名技術員考官已經就坐。
“第一項,理論筆試!時間半小時!”易中海面無表情地宣布,“題目在紙上,自己看!不許交頭接耳!不許作弊!發現一律取消資格!”
試卷發下來。白紙上印著幾道題:
1.鉗工常用的基本工具有哪些?(至少寫出五種)
2.簡述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
3.加工一個m10的外螺紋,需要選用什么規格的板牙?
4.簡述鉆頭刃磨的基本要求。
5.看圖,標出圖中a、b兩處所指的尺寸公差符號含義。
題目不算特別難,但對于沒接觸過鉗工知識的人來說,無疑是天書。
不少拿到卷子的青年,臉瞬間就白了,額頭冒汗,抓耳撓腮,半天憋不出一個字。
易中海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掃過全場,最后特意在張建軍身上停留了幾秒。他想看看這個連字都不識幾個的街溜子,是如何出丑的。
然而,他看到的景象讓他眉頭猛地一跳!
只見張建軍拿起試卷,目光一掃,沒有絲毫停頓,拿起桌上那支禿了毛的蘸水鋼筆,蘸了墨水,手腕沉穩,筆走龍蛇!
唰!唰!唰!
沒有思考,沒有猶豫,落筆如飛!字跡談不上漂亮,卻異常工整有力!
1.銼刀、手鋸、鏨子、刮刀、絲錐、板牙、臺虎鉗…
2.游標卡尺讀數:先讀主尺整數,再看游標尺上與主尺對齊的刻線,則小數部分為n*…
3.m10外螺紋,板牙規格為m10…
4.鉆頭刃磨要求:頂角對稱,主切削刃等長,橫刃斜角合理,后角適當…
5.(看圖)a處:φ25h7,基本尺寸φ25mm,公差帶代號h7,上偏差0,下偏差-…b處:…
張建軍寫得飛快,答案精準、簡潔、專業!甚至比標準答案還標準!
易中海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臉上的輕蔑和厭惡被極度的震驚和難以置信所取代!他猛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幾步走到張建軍桌旁,死死盯著他筆下流淌出的答案!
這…這怎么可能?!一個街溜子?文盲?他怎么可能懂這些?!還寫得這么流暢?!易中海感覺自己的認知被狠狠顛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