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市工交辦主任辦公室的門被敲響,聲音不疾不徐。
“請進。”鄭國棟的聲音透過厚重的木門傳來,帶著一絲慣常的沉穩。
張建軍推門而入,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牛皮紙檔案袋。
“鄭主任,您好。我來送我們車間改革和設備改造設想的詳細報告。”張建軍站姿挺拔,語氣恭敬卻不卑怯。
鄭國棟從文件堆里抬起頭,金絲眼鏡后的目光銳利地掃過張建軍。
“張建軍同志,坐。”鄭國棟指了指對面的椅子,目光落在那個鼓鼓囊囊的檔案袋上,“動作很快嘛。”
“不敢耽誤。”張建軍坐下,將檔案袋放在桌上,卻沒有立刻打開,“陳市長和您的指示,就是命令。”
“這是我們紅星軋鋼廠鉗工二車間改革試點的完整報告,包含實施細則、安全責任制、效益預警預案,以及關于設備分級改造和聯合采購的初步可行性分析。”
張建軍沒有急于推銷,而是直接點明核心內容,精準對應鄭國棟務實和厭惡空談的作風。
鄭國棟微微頷首,拿起檔案袋掂量了一下分量:“看來下了功夫。說說你那個‘分級改造’的具體想法,尤其是那臺滾齒機。外匯額度,市里也不寬裕。”
張建軍等的就是這句。他從檔案袋里抽出一份圖紙和幾張照片,推到鄭國棟面前。
“鄭主任,這是那臺老蘇制滾齒機的現狀照片和我們車間技術骨干測繪的核心部件圖紙。問題主要集中在分度系統精度衰減和傳動剛性不足導致的熱變形誤差。”
手指點著圖紙上幾個關鍵部位,:“我們的想法是,保留主體床身和基礎傳動結構,這兩部分磨損在可控范圍。”
“核心更換目標鎖定為:進口一套帶閉環反饋的精密數控分度頭,以及配套的伺服驅動系統。這能解決精度和效率的根源問題。”
“至于主體改造和適配安裝,”張建軍語氣帶著車間里打磨出的篤定,“我們廠技術科和車間骨干聯合攻關,有信心拿下!這樣算下來,比整機進口節省至少60%的外匯,改造周期也能縮短三分之一。”
鄭國棟仔細看著圖紙和照片,又翻看報告里附上的詳細預算對比和改造時間表,數據扎實,條理清晰。
他心中的天平在傾斜。省錢,見效快,還能鍛煉廠里技術力量,這正是他需要的突破口。
“想法不錯。”鄭國棟放下圖紙,目光直視張建軍,“但聯合采購呢?馮廠長昨天的擔憂不是沒道理,協調幾個廠,涉及計劃指標、付款方式、質量驗收標準,都是麻煩事。搞不好,就是扯皮。”
“鄭主任,麻煩肯定有,但效益更大。”張建軍早有準備,又從檔案袋抽出一頁紙,“這是我們初步摸底,幾個兄弟廠對同類型高精度軋輥的季度需求量和現有采購渠道價格。”
“您看,分散采購,價格高,質量還參差不齊。如果由工交辦牽頭,統一組織招標,鎖定兩到三家質量過硬的國內大廠定點供應,形成規模采購優勢。”
張建軍又指著紙上一組對比數字:“保守估計,聯合采購議價,單件軋輥采購成本能壓下來15%-20%,年采購量大的廠,一年就能省下幾萬塊!這筆錢,足夠支撐好幾個小的技改項目了。協調的麻煩,比起實打實的效益,值得做!”
鄭國棟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這是他在認真思考時的習慣。張建軍的話像一把精準的鑰匙,捅開了他心頭關于“聯合采購”可行性的那層窗戶紙。
省錢!而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大錢!這對他完成省廳壓下來的設備更新指標,至關重要。
“嗯…”鄭國棟沉吟片刻,臉上終于露出一絲極淡的、認可的笑意,“思路很清晰,考慮也算周全。報告留下,我仔細看看。聯合采購這個想法,很有價值,工交辦會認真研究,盡快組織相關廠開個協調會,你來參加。”
“是!謝謝鄭主任!”張建軍心中一穩,知道這第一關,算是扎實地邁過去了。
就在這時,辦公桌上的電話急促地響了起來。鄭國棟微微皺眉,接起電話:“喂?…嗯?…有這種事?…好,我知道了。”
他放下電話,看向張建軍,眼神有點古怪:“小張同志,你們四合院那邊,街道辦王主任剛來電話,說有點情況,跟你有關,讓你最好盡快回去一趟。”
張建軍眉頭微蹙,四合院?這個節骨眼上?
“鄭主任,那我先告退?”
“去吧,工作要抓,家里的事也要處理好。”鄭國棟擺擺手,態度比之前溫和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