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廉聽得心潮澎湃。這才是真正的商業對決!不再是陰溝里的伎倆,而是在更廣闊的戰場上,憑借實力、眼光和魄力進行正面較量。
“我立刻去安排!”
接下來的幾天,建邦實業這架龐大的機器高速運轉起來。
陳威廉飛赴南洋,順利與郭廣榮敲定了長期供應的細節,第一批緊急原料很快裝船啟運。采購部的人也從內地傳來好消息,通過設備置換和外匯支付的方式,成功爭取到了一批額外的計劃外原料。
詹姆斯對于張建軍的貸款申請給予了積極回應,匯豐基于之前的良好合作和建邦實業的優質抵押物,很快批準了新的信貸額度。同時,財務部也成功以美元儲備為抵押,從一家法資銀行獲得了短期周轉資金。
市場部則成功策反了怡和屋村項目的一家二級五金供應商,以微利價格拿到了部分訂單,雖然量不大,但成功打入了怡和的供應鏈體系,像一根細刺,扎了進去。
而張建軍放出的有意收購中小地產公司的風聲,也在市場上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漣漪,幾家確實被怡和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華資地產公司悄悄派人來接觸試探。
怡和總部,新任經理看著手下送來的報告,眉頭緊鎖。他沒想到張建軍的反擊如此迅速且有效,竟然在短時間內就化解了原料和資金的雙重壓力,甚至還反過來在自己的地產項目上插了一腳。這種對手,比他預想的要難纏得多。
“看來,得換個策略了。”他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冷光。正面壓制效果不佳,那就從側面尋找弱點。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幫我查一下建邦實業最近一年的所有進出口報關記錄,特別是銷往歐洲和美國的產品,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操作的空間。”
無聲的硝煙,在香港的商場上彌漫。第一回合的交鋒,張建軍憑借超前的布局和靈活的手腕,堪堪抵擋住了怡和的猛攻。
但雙方都清楚,這僅僅是開始。更大的風暴,還在后面。
張建軍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窗外維多利亞港的夜景。燈火璀璨,繁華依舊,但這繁華之下,是無數企業、無數資本的激烈博弈。
他拿起電話,打給了龍五。
“龍五,讓我們的人,盯緊怡和進出口部門的人,特別是負責歐美業務線的。還有,海關那邊,也要打點一下,有任何風吹草動,我要第一時間知道。”
“明白。”龍五簡短回應。
放下電話,張建軍的目光變得更加深邃。商業的戰爭,從來都不只是在賬本和合同上。他必須防備對手從任何角度發起的攻擊。
這場無聲的硝煙,他必須要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