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寒門貴子 > 第六十八章 有情眾生

      第六十八章 有情眾生

      最初的小乘佛教認為,僅僅佛一人有佛性,眾生沒有佛性,因此無法成佛,只是通過“八正道”等自我修持,達到最高第四阿羅漢果和辟支佛果的境界,而不能成佛果。后來般若學傳入中土,六家七宗開始興起,以研究般若性空為根基,主張一切諸法緣起無性。再后來《泥洹經》《涅經》相繼流行于世,涅學派代替了般若學派,慢慢的轉為佛性有無的討論,從佛一人有佛性到有情眾生皆有佛性,從只能度己變成了可以度眾生,佛法由此進入大乘之境。

      “有佛性!”

      竺道安感覺到了徐佑話語里透露的殺機,微微一笑,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出身本無宗,而本無宗以般若學為立宗之本,可要討論佛性,必然要借助涅學派的典籍。只是事已至此,以勝為先,竺道融師兄想必也知道形勢所逼,騎虎難下,不會怪責于他。

      兩人的交鋒,明面上波瀾不驚,其實暗地里已經黑云壓城,若不是對佛門經義和宗派之別了解頗深,這會只是一頭霧水,看個熱鬧而已。

      可在座如張紫華、顧允和四姓門閥以及其他名士卻齊齊吃了一驚。時下般若性空之學仍舊占據主流地位,尤其以本無宗竺道融為,對“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之說甚為不滿,斥責此說為不通真照。

      竺道安如此公開唱反調,實在有夠大膽。

      “這道人厲害!”

      張紫華低聲道:“一環扣一環,原來在這等著竺道安,可謂深諳人心,機關算盡!”

      顧允皺眉道:“他想借竺宗主來給竺道安施加壓力,手段和心計是有的,卻不見得學識更高。就算僥幸贏了,未免勝之不武。”

      張紫華知道顧允為人方正,也不與他爭辯,笑道:“勝負還未分……我們不急,繼續看!”

      正如張顧二人所說,徐佑將話題引到佛性,有用竺道融壓制竺道安的意思,但這只是稍帶,真正的目的隱藏極深,無人能夠覺。

      “哦?”徐佑露出笑容,反唇相詰,道:“若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那一闡提人又如何?”

      竺道安終于神色微變!

      其實現下的楚國佛門已經感覺到了般若學的局限,本無宗居于六家七宗之,內里不乏有人試圖精研其他的經義來破繭成蝶,另尋一條出路。

      譬如竺法,當初錢塘湖雅集,竺法被都明玉的雄辯逼到死角,也曾借《華嚴經》的經義反敗為勝。

      竺道安是竺法的師叔,這二十多年不問世事,專心譯經誦經解經,尤其對六卷《大般泥洹經》研究頗深,他從六卷經文里辨析出了一個前人未有的大膽命題,也就是徐佑方才所問:

      一闡提人有沒有佛性,能不能成佛?

      其實在六家七宗之外,很多有識之士,包括佛門北宗的大部,已經基本贊同一切有情眾生都可以成佛,但唯有一闡提除外!

      何謂一闡提?

      完全斷滅善根、不信佛法、無法生菩提心的大惡人,就是一闡提。

      《大般泥洹經》里清晰的寫著:一切眾生皆有佛心,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即得成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除一闡提!

      要知道,在很多佛門的經

      文里,一闡提,可是連如來都治不好的壞蛋!

      竺道安緩緩起身,于蓮華臺上繞行一周,望著臺上臺下那無數仰頭觀望的人群。那里面有正定聚、有邪定聚、有不定聚,然而卻都是苦海行舟里的可憐人,生有情識,自有佛性,豈能取此舍彼,獨留一闡提人沉淪六道?

      “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自然也包括……”竺道安回到蒲團坐下,眼臉低垂,神色平靜,道:“一闡提!”

      這三字,如驚雷炸響,頓時掀起滔天巨浪!

      《大般泥洹經》流入江東已有五載,是《般若經》之外最為盛行的佛教經文,讀過并研究它的人不是少數。雖然在本無宗為的六家七宗的打壓下,泥洹經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學派,但它的影響力已不可小覷。

      竺道安認為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這雖然跟本無宗的教義有違背,但大家心知肚明,總不能睜著眼說瞎,非說眾生無佛,那徐佑只要拿著《大般泥洹經》砸過來,竺道安就辯無可辯,這一局立刻就輸了。

      可現在的問題是,竺道安同樣可以拿著《大般泥洹經》來告訴徐佑,一闡提人沒有菩提心,不可成佛果,自然沒有佛性。

      簡單,直接,而且有殺傷力,可竺道安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答案,他明明白白告訴世人:一闡提人亦有佛性。

      這可是邪見,違背了佛門經旨,若有人抓住不放,足夠將竺道安驅逐出僧團!

      竺道安,失心瘋了嗎?

      這是同時盤旋在很多人腦海里的念頭,跪伏在蓮華臺下的五百白衣僧眾更是如喪考妣,茫然四顧,一副不知所措的可憐表情。

      只是這些人不明白,竺道安經過這些年的剖析經理,洞徹入微,敏銳的現六卷《大般泥洹經》里諸多矛盾和錯誤之處。眼前這個林通,看似名不見文,可只有身處局中的他才知道,此人深通佛法,且善于辯詰,殊不知這正是其布下的陷阱?

      如果林通同樣現了《大般泥洹經》里的疏漏,以之反駁“一闡提人沒有佛性”的論調,到了那時,自己豈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竺道安猜的沒錯,如果他真的敢這樣做,徐佑會用此時還沒有傳入江東的真正的《大般涅經》為利刃,將整個本無宗的臉皮給揭下來。

      不過,徐佑沒有想到,竺道安竟然真有這樣的大智慧,在《大般涅經》還沒有南傳時,以個人的力量,將佛性論往前推動了一大步。

      僅此一點,竺道安已經站到了整個江東佛門的至高處,俯瞰眾生!

      這樣也好,爬的越高,摔的就會越重!

      “上座可想好了?一闡提人,殺生、妄語、輕慢、貪求、嫉妒,善法既盡,十惡具足,莫非也能成佛?”

      徐佑的聲音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冷靜中帶著平和,可聽在張紫華等人的心里,卻仿佛戰鼓催魂,滴滴點點,幾乎要人喘不過氣來。

      “《央掘魔羅經》說一闡提十惡具足,不能證佛道;《無上依經》說一闡提誹謗大乘,墮邪定聚,不得證無上菩提;《楞伽經》也說一闡提無涅盤性;再加上《大般泥洹經》,四種經文,歷歷在目,你還認為一闡提,可成佛嗎?”

      顧允忍不住和張紫華說道:“我收回方才的話,這人不僅有手段,而且學究天人,其才不在竺道安之下……”

      張紫華頜,道:“我現在有幾分相信他是寧長意派來的奇兵了,且看竺道安如何反擊?”

      竺道安的反擊十分犀利,抓住了徐佑說辭里的漏洞,道:“《佛說長者法志妻經》將暴惡女人授記成佛,《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將嬰兒授記成佛,《佛說乳光佛經》將牛畜授記成佛,《佛說薩羅國經》將好淫人授記成佛,《阿^世王授決經》將犯五逆罪人授記成佛……諸如此類,多有一闡提而成佛者。此五經,比真人所的四經可信么?”

      徐佑笑道:“殺一人和殺兩只羊,孰輕孰重?譬如良醫,悉能療治一切諸病,唯不能治必死之人。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悉能救療一切有罪,唯不能治一闡提人!”

      “一人也好,兩羊也罷,和一闡提俱在迷界之中,既在迷界,當是有情眾生。迷界中一切諸佛常住不變,畢竟安樂。而諸佛具常、樂、我、凈,且佛性無差別相,只要生生受持,聽受斯經,過億億萬劫,一切有情眾生終可成佛。”

      竺道安堅信,他沒有錯,錯的只是經文。(注:我,指常住無變的如來,常,指如來法身,樂,為涅,凈,為諸佛正法。)

      徐佑連番試探,幾乎可以斷定竺道安的深淺和底細,故而不再在這個問題上和他糾纏,該鋪墊的已經鋪墊完了,竺道安的精神和壓力也繃到了最緊。他或許以為自己黔驢技窮,已是強弩之末,卻沒想到前面的詰難只是開胃菜,接下來才是今日真正的殺招。

      徐佑拂了拂法服的袍袖,解下背負的法劍,平置于腿上,靜靜的道:“好,我再問上座:一切有情眾生包括一闡提在內,皆可成佛,那無情眾生,可成佛否?”

      又是一道驚雷,霎時在所有人頭頂上轟然作響。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