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聲笙斯文地咽下一口,笑道:“姑母就沒什么想說的么?”
乖巧中透著戲謔,眉眼彎彎,眸色烏沉,一派鬼靈精怪藏不住。
黎陽夫人忍俊不禁。
與這位侄媳婦說話,總讓她誤以為回到了多年前,那時候自己心愛的小女兒還在膝前,也會這般天真無邪地與自己說笑。
“我十四歲那年被選入宮,成為世家小姐身邊的女官。”黎陽夫人自己出身也很高,但比起那些真正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來說,還是差了一截。
但黎陽夫人并未覺得哪兒不好。
正因為出身不夠,只能被選做女官,反而比旁人多了好些自由。
她口中的世家小姐,其實就是備選的后妃。
這些人當中必定會出一位皇后,而當年選中黎陽夫人伴在身邊的,就是如今的皇后娘娘。
從黎陽夫人的口中得知,自她十四歲起,往后十年,她與皇后可謂日日相伴,名分上是主仆,實際上就同姊妹一般。
陛下登基,冊封皇后,那一年天下動蕩不安,兵亂四起。
叛軍一時間逼近皇城,危在旦夕。
是黎陽夫人靈機一動,護著帝后從暗道躲進了威武將軍府的一處庭院內,后又從這里順利離京,皇帝手持兵符,親去調軍,這才解了當時的京城之危。
說起來,從避難到離京,再到調動援軍,前前后后不過三個月的時光,一路上黎陽夫人護著帝后的情分就已深入心間。
以至于多年后,皇后聽聞黎陽夫人返京,特地與皇帝提起,這才有了微服私訪的橋段。
“陛下大權在握,天下安定后,我便向皇后娘娘請辭,出宮嫁人去了。”黎陽夫人面上笑得溫和,“你姑父等我也等了許久,我也不能叫他等了一場空。”
樂安公與黎陽夫人確實是一對愛侶。
虞聲笙聽著不由得心生羨慕:“那……陛下就沒有想過要留您么?我是說,今兒來的不該是皇后娘娘么?”
看似語無倫次的兩句話,卻勾起了黎陽夫人心底的秘密。
她不由得暗暗吃驚。
——這侄媳婦未免太敏銳了些。
眼眸微沉,她笑道:“皇后娘娘乃國母,怎能隨意離宮?定然是陛下與皇后商議過,這才先過來的。”
虞聲笙明白了。
噢,看樣子當年皇帝不是沒有對黎陽夫人動過心思。
只不過,黎陽夫人更以皇后為重,亦或是旁的什么原因,這才拒絕了陛下,后又與樂安公成婚。
果然,長輩們的故事更有戲劇性。
若非有這么一段往事,皇帝也沒必要親自跑一趟。
“這下可好,姑母與帝后關系這樣緊密,我都不怕往后闖禍了沒人幫我兜底。”虞聲笙展顏一笑,“姑母可要在府里長長久久地住著才是。”
黎陽夫人錯愕。
“姑母不愿護著我么?”虞聲笙故意問。
“哪有,怎么會呢……你這樣好的孩子,姑母疼還來不及,怎會不護著你,我只是覺得像你這樣溫順乖巧的,哪里會闖禍。”
虞聲笙垂眸,纖長的睫毛輕輕顫了顫——她可不是表面上的乖乖女呀。
證據在手,收拾起石府田莊上的事情就順利很多。
官府那邊得了威武將軍府提交的證據,京兆府尹陳大人更如虎添翼,下定決心要將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狠狠燒一燒,以正京城內的不正之風。
很快,第一樁冤屈的案子就有了了斷。
那位少年風流的石公子被當庭拿下,石老爺為保兒子,求爹爹告奶奶了一圈,最終破費了不少銀錢,才擺平了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