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重工還將拿出專項教學和科研資金,投入到百校聯盟的正常運行當中。
“同志們,毛熊和鷹醬的高等教育,始終走在全球最前列,依托著超級大國的金字招牌,吸納著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學子,高科技人才,頂級科學家。”
“咱們沒這方面的本事,卻可以按需發展,設置定點項目專業。”
說到這里,陳龍話鋒一轉。
再次將話題放在了資金方面。
想要讓一百家背景不同,專業方向不同的院校擰成一股繩,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縱然有上級機關全力支持。
也一定會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
因此。
資金成了陳龍的殺手锏和定海神針。
愿意加入百校同盟的學校,陳龍會根據各方優勢批復專項經費,設立專業課程。
設置專業課程的學校,畢業生不但會被盤古重工全部接納。
配合盤古重工進行的軍用,民用項目研究變成經濟利益。
該校還將獲得商品銷售的部分分成。
簡單來說。
就是盤古重工給錢,給研究課題,包銷該專業畢業生。
負責項目延伸商品的銷售。
學校提供人員,場地。
“我說完了,大家可以發表各自意見了。”
陳龍坐下端起茶杯潤喉。
“陳總,我可不可以這么理解,所謂的校企合作相當于總部機關向各廠進行新裝備招標。”
一名大學負責人舉手發問。
盤古重工向大學下訂單,學習設置專業課程,滿足盤古重工對這個領域的人才需求。
看了一眼對方面前的銘牌。
電子科技大學。
陳龍笑道:“這么理解也不算錯,不過就是有些淺薄了,設置專業課程,不單單是滿足我們盤古重工對于該項領域的人才需求,同時也能加強貴校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
“通過深層次合作,聯手搞出可以創匯的民用商品。”
電子科技大學繼續說道:“可如果盤古重工要求的專業,我們學校未曾接觸過,就連像樣的老師和教材都沒有,又何談開設專業課程?”
此話一出,引來不少人的深思。
能夠得到盤古重工的科研資金,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可是話說回來。
國內的大學水平,別說無法和超級大國相提并論。
就連小櫻花。
都未必能比得過。
許多高深的專業。
外國有,國內卻沒有。
“專業短板這個問題,想必也是大家共同的問題,這一點,我們集團已經有了解決方案。”
開設課程之前,盤古重工會先行與該校進行合作溝通。
由學校選派一批專業教師,前往盤古重工接受培訓。
包括并不限于。
學習理論,參與部分試驗項目,下到車間進行實踐學習。
貫穿始終的一系列內容。
歸根結底,無非三個字。
“那三個字?”
“產學研。”
陳龍娓娓道來。
打通產業,學校,科研單位的表面屏障。
最終實現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