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好萊塢的億萬富豪 > 第554章 美好而又充實的一天

      第554章 美好而又充實的一天

      韓易沒有夸大其詞。

      當他與徐憶如最終走出阿爾戈西時,他們購買的商品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一件。

      除了在一樓淘到的五本書,和剛才那份約翰-亞當斯的簽名文件之外,還有1968年披頭士樂隊《黃色潛水艇》動畫音樂電影的原版海報、1865年亞伯拉罕-林肯的素描肖像、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軍隊征兵廣告、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存世量極為稀少的《雷諾茲手冊》、歐內斯特-海明威親筆簽名的《永別了,武器》初版、1803年倫敦西蒙茲出版社出版的艾薩克-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及十五世紀著名制圖大師喬瓦尼-奧爾蘭迪于1602年繪制的克里特島地圖……可謂種類繁多,無所不有,無所不包。

      其中,最受韓易青睞的,是溫斯頓-丘吉爾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由倫敦卡塞爾出版社于1948年發行的初版。全書一共六卷,其中四卷書口有褐斑,五卷書頂紅漆嚴重褪色。卷二的扉頁下緣還有磨損,邊緣有輕微撕裂。按理說,如此成色的舊書,本不應該賣到11000美元的高價。

      但奈何第一卷的首頁,有丘吉爾1950年的題詞。

      這個題詞,清楚地表明此乃個人贈閱本,而非書店售賣的標準初版。

      看著首頁“溫斯頓-s-丘吉爾題詞,1950年”的花體字,韓易感受到了一種親身走進歷史的慷慨激昂。他看過很多本與二戰有關的歷史類書籍,但還從來沒有打開過由這位同盟國主要領袖之一撰寫的回憶錄。

      韓易決定,這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將成為明天飛往倫敦的班機上,他潛心閱讀的作品。

      當然,肯定看的是亞馬遜下載的電子版,而不是這六卷已經快要散架的舊書。

      對這六卷舊書,他另有安排。

      他決定在帕薩拉夸的翻修工作完成之后,將它們送到科莫湖畔,送進他為酒店精心準備的丘吉爾會客廳里,供屆時造訪的住客瞻仰。

      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傳奇人物,與他購置的莊園產生了奇妙的聯結,這種逐漸走向人類文明陣眼的感覺,更是令韓易心潮澎湃。他確信,此刻的自己,在阿爾戈西所體會到的,是再多名牌珠寶和奢侈品服飾也給予不了的成就感與榮譽感。

      另一邊,小如最喜歡的藏品,也與一位歷史名人有關。

      這位歷史名人的活躍時期,不是二戰,而是冷戰。

      她與她的丈夫,是整個六十年代,對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一對領袖夫婦,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杰奎琳-肯尼迪。

      二人在阿爾戈西遇見的,是1962年的美國第一夫人親筆簽名的一封信函。

      更準確地說,這是一封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第一夫人親筆簽名信函。信函共2頁,使用白宮官方信箋。信中向cbs新聞記者查爾斯-科林伍德提供了她為即將于1962年2月14日播出的獲獎電視紀錄片《跟隨約翰-f-肯尼迪夫人參觀白宮》精心修改的解說詞修正稿。

      這部具有開創性的紀錄片記錄了肯尼迪夫人與查爾斯-科林伍德同游白宮的實況。通過這次錄播,美國公眾首次目睹了杰奎琳協助指導耗資兩百萬美元的白宮修復工程。更為特別的是,杰奎琳親自參與了轉播權談判,最終促成cbs、nbc、abc三大電視網聯合投資并分日播出的這一幾乎可以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特殊安排。

      該節目累計吸引8000萬觀眾,并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同步播出。據廣播電視博物館記載,《跟隨約翰-f-肯尼迪夫人參觀白宮》也是首部專門面向女性觀眾的黃金時段紀錄片。

      這一切,足證杰奎琳作為總統伴侶卓越的組織、談判與公關才華。即便剝離“第一夫人”的光環,這位身形嬌小卻意志堅韌的女性,也堪稱一位杰出的公眾人物。

      這也是為什么,即便丈夫的任期只有短短兩年,杰奎琳-肯尼迪也能常年在各家媒體“最偉大的第一夫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原因。她的歷史評價,僅次于與丈夫一起執掌白宮長達12年,贏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埃莉諾-羅斯福、約翰-亞當斯最重要的政治顧問,廢奴主義與婦女權利的倡導者阿比蓋爾-亞當斯,以及在1814年英軍占領華盛頓時拒絕撤離,比落荒而逃的丈夫更加勇敢,最終為白宮保住眾多歷史文物的多莉-麥迪遜。

      事實上,杰奎琳-肯尼迪在1962至1966年的五年時間里,被蓋洛普的年度民調連續評為美國最受尊敬的女性,即便后面的四年,實際上是林登-約翰遜的任期。

      徐憶如對這封信函愛不釋手。她藏在手套下的指腹輕輕撫過那頁泛白的信箋,仿佛能觸碰到杰奎琳在白宮書房里伏案疾書時留下的溫度。

      她仔細端詳著信紙上優雅流暢的筆跡,那些關于壁紙選擇、捐贈者名錄、畫作陳列的細致修改,無不彰顯著一位女性在歷史關鍵時刻的嚴謹與睿智。

      這不再僅僅是一封書信。

      它成了一面映照內心的鏡子。

      她的視線不自覺地轉向正在與店員確認包裝細節的韓易。凝視著他專注的側臉,徐憶如再次無比清晰地意識到,這個她選擇的男人,或許真的有一天會站在某個領域的頂峰,就像當年的約翰-肯尼迪一樣,改變一個行業,甚至多個行業的規則。

      這個認知,曾經讓小如感到不安或渺小,但此時此刻,在杰奎琳-肯尼迪的信函面前,卻意外激發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渴望。

      她不是必須成為韓易耀眼光環下被人輕視的點綴,她也有機會像杰奎琳那樣,既能在伴侶需要時成為得力的支持者,也能在自我選定的領域開辟一片天地。娛樂產業、藝術收藏、文化傳播――這個時代有太多可以施展才華的舞臺。杰奎琳在1962年用一檔電視節目改寫了媒體規則,而她,徐憶如,為什么不能在這個時代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呢?

      這念頭如種子落入心田,悄然生根。小如輕輕放下裱著信函的畫框,動作莊重而珍惜。

      于她而,杰奎琳的信函已從一件可供瞻仰的歷史文物,化作一場跨越時空的無聲對弈。

      與過去的杰出女性對話,亦與未來的自己立約。

      她明白前路不會輕松,也清楚內心迷惘不會因為一封信函全然消散。該如何自處、如何定位自己與韓易的關系、如何與他并肩同行……這些問題仍需時間、經歷,甚至傷痛與磨礪,才能慢慢作答。

      但與半世紀前那位被迫離開白宮,在人間孤身跋涉三十二載,一生背負歷史重軛前行的杰奎琳相比,年輕的她,至少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與更廣闊的舞臺。

      心念至此,徐憶如自然地走到柜臺前,接過了后續溝通事宜。

      她嫻熟地與黛博拉確認貨品運輸與商業保險的細節,語調溫和,條理清晰,仿佛處理此類事務早已是她的日常。

      購得如此多的藏品,二人自然不會親自提回,盡管書店與one57相距不遠。阿爾戈西為他們安排了送貨服務,當晚八點前,三名工作人員會將二十一件藏品送至公寓前臺,再由禮賓經理運往#79單元的前廳完成交付。

      至于剛才豪自己記得住的黛博拉女士,在韓易給她報出第六件商品的時候,就老老實實地掏出了筆記本,與瞠目結舌的托尼一道跟在兩人身后,一邊介紹每件藏品的來歷和細節,一邊記錄韓易和徐憶如選中的物品詳情。

      期間,黛博拉還悄悄支使托尼返回柜臺,給樓下的阿爾伯特打了個電話,請他幫忙詢問店長,是否真的可以一次性出售這么多珍藏。

      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畢竟,若真是阿爾戈西不愿出售的東西,那根本就不會被貼上價簽,擺進頂樓的展示柜里。

      更何況,韓易與徐憶如今天挑中的這二十一件商品,總價為133450美元。對比普通人購書的消費,那無疑是天價,畢竟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幾個人逛一次書店能花掉上百萬人民幣。但如果以文物收藏的角度來看,那這筆花銷也就沒那么令人嘖嘖稱奇了。

      莫說與韓易在佳士得和蘇富比購得的其他藏品相比,即便在阿爾戈西的布魯克林倉庫,標價更高的寶物亦不勝枚舉。

      就拿韓易購得的這本《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來舉例,阿爾戈西為這本書標出的售價是12000美元,而同樣是艾薩克-牛頓的著作,另外一本《光學:或論光的反射、折射、彎曲與顏色》,卻能賣到10萬美金整。

      原因?

      韓易買的那本是19世紀初的再版,而阿爾戈西收藏的《光學》一書,則是1704年由史密斯與沃爾福德出版社發行的首版。

      換句話說,這本書出版的時候,牛頓還活著,還在因為他創新性的理論,受到大半個歐陸學界,特別是羅伯特-胡克的猛烈抨擊。

      這種市面上很難再淘到第二本的稀世古書,才是阿爾戈西不會輕易出售的鎮店之寶。

      當然,經過整整一年的億萬富豪生活和備忘錄獎勵返現的洗禮,韓易已經過了那個買東西看價簽的階段。

      如今的他,不會以1.5億美元的克里姆特物喜,也不會以13.34萬美元的珍奇圖書己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