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擱在它倆中間的另外十五個郡縣,不用想,只要是人口稀疏的鄉村地區,就都是共和黨的地盤。
如果瓦肖和克拉克翻藍,那民主黨拿下內華達州幾無懸念。如果瓦肖翻紅,那就意味著共和黨在這里取得了值得載入史冊的彪炳大勝。而2016年的選舉結果,介于這兩者之間,藍色守住了瓦肖,但卻從天藍變成了淺藍。與此同時,與瓦肖接壤的洪堡縣、潘興縣和丘吉爾縣,則都從淺紅變成了血紅。
很明顯,共和黨包圍城市的戰略奏效了。只不過內華達州的農村地區人口還不夠多,少了27000張投向他們的選票,以至于讓他們與這里的六張選舉人票失之交臂。
“所以,那個男人成為了自塔夫脫以來,第一個沒有得到內華達支持,就贏得大選的共和黨人。”
雖然已經經歷了兩次2016年大選,但當他讀到這則新聞時,韓易還是感到十分新鮮。
畢竟,重生不代表全知,沒有誰是帶著維基百科穿越回來的,這些瑣碎的細節自然不可能被記住。
“也是自1900年麥金利以來,第一個在沒有拿到瓦肖縣的情況下,就贏得大選的共和黨人。”喬丹附和道。
“我們的maga寶貝真的很會打破常規,不是嗎?”
“哈哈,我喜歡這個詞,maga寶貝。”喬丹拍拍方向盤,放聲大笑。
“不過,真的有點遺憾。”韓易咂咂嘴,“我其實很想看到內華達州也變成紅色,看著西海岸的藍被壓縮到只剩一條線,再聽聽民主黨人的哀嚎。”
“聽起來你好像確實挺恨我們的。”喬丹搖了搖頭,長舒一口氣,“上帝啊,我的意思是……如果民主黨真的丟了內華達州,我都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也許dnc就直接開始打內戰了。”
“伯尼-桑德斯直接起義了,是吧?把民主黨直接改名社民黨。”韓易調侃道,“也許這才是民主黨應該給自己找尋的出路。”
“他們居然說是俄羅斯人試圖操縱我們的選舉。”氣氛烘托到這里,喬丹的玩笑話也變得大膽了一些。
“噢,相信我,喬丹,誰當總統對我來說都無所謂……我不像其他億萬富翁那樣關心我的稅級。”即使是開玩笑,韓易也要表明立場,“我的心思很單純,只想弄好音樂現代化法案,僅此而已。”
“現在你擁有一些非常強大的盟友了,而且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離不開你的幫助。”喬丹也迅速把話題收轉回來,雖然兩人之間有律師-客戶特權,沒有任何人,包括美國政府,可以強迫他們透露彼此之間溝通的機密信息,但謹慎起見,他還是希望盡可能避免那些太過敏感的話題。非要講,也要找一個更僻靜的地方,而不是圣莫妮卡大道的路中央,“基胡恩這次的表現震驚了所有人,5.6%的領先優勢,比起其他兩個戰場,選情好太多了。”
誠如喬丹所,魯本-基胡恩在nv-4的表現,是整個內華達州民主黨最亮眼的成績。
參議院選舉層面,代表民主黨參選的馬斯托丟掉了克拉克縣之外的所有郡縣。是的,就連瓦肖縣,都以46.9%比46.0%的微弱優勢惜敗給了約翰-赫克,全州上下一片紅。如果不是在拉斯維加斯領先的優勢太大,51.3%:40.3%,整整多出82000張票,那么約翰-赫克現在已經在慶祝勝利了。
而眾議院層面,nv-3的選情也非常膠著,直到最后一刻,素人杰姬-羅森才鎖定勝局,以1.2%,不到3000票的差距贏下眾議員席位。
相比之下,魯本-基胡恩在nv-4算得上是酣暢大勝,49.3%比43.7%,131112張比116219票,領先接近15000張票,讓民主黨干凈漂亮地贏下了這一選區。
本次大選的23個戰場區里,有8個國會選區實現了政黨輪替,其中挑戰者領先優勢最大的,是佛羅里達的第18國會選區。在陽光之州,代表共和黨的布萊恩-馬斯特以驚人的10.5%的優勢擊敗了民主黨的帕特里克-墨菲。
而排名第二的,就是把共和黨眾議員挑落馬下的魯本-基胡恩了。
贏了克拉克,贏了瓦肖,甚至把卡爾森城也收入囊中。36歲的魯本-基胡恩,成為了民主黨在這個慘淡的大選日,為數不多的那幾抹亮色之一。
至于他為什么能贏得這么漂亮?
well……
雖然不能簡單地以一個維度來判斷問題,但請看以下數據:
共和黨候選人克雷森-哈迪,籌得競選資金1837510美元,實際花費1876222美元。外部支持資金583305美元,而用于攻擊對手的“反對資金”,則有2620208美元,未進入其競選賬戶的外部競選資金總額,3203513美元。
民主黨候選人魯本-基胡恩,籌得競選資金2508922美元,實際花費2499083美元,剩余現金16494美元。外部支持資金2527019美元,反對資金5516610美元,外部競選資金總額8043629美元。
作為民主黨國會競選委員會2016年年初選定的16個“紅變藍”項目的參與者,dccc在魯本-基胡恩身上顯然花了大價錢。另外,作為獨立贊助者的韓易,也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他不僅通過各種渠道給基胡恩的超級行動委員會捐贈了三十萬美元的現金,還為他的競選活動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
哪些便利?
比如madcity音樂節的官方網站里面,就有魯本-基胡恩競選委員會購買的“付費廣告”。
在拉斯維加斯節日慶典場地周邊,瀚現場協助他們設立了13個拉票點位。
就連場地內部,也有分發傳單,而且永遠也不需要擔心被抓的“志愿者”。
三天接近二十五萬人,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本地,是喜歡聽嘻哈音樂、電子音樂,追求時尚和潮流的年輕群體……而且還年滿十八歲。
madcity音樂節,簡直開在了魯本-基胡恩的心坎上。
“他現在是民主黨的黃金男孩了。”喬丹若有所思,“以前他都需要等到民主黨全國大會,才有機會跟納德勒一起吃飯,一年就這么一次,還要跟其他人共享那張餐桌。現在,納德勒已經愿意把圣誕節的假期空出來見他了,很大的進步。”
“每場慘敗,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韓易說道,“愿意在圣誕節期間與基胡恩會面,是納德勒釋放的善意,也是他想要在黨內獲得更多影響力的證明吧。”
“想要獲得更多影響力,怕是很難吧,如果你說的是實權職位的話……我不知道,但這聽上去很困難。”喬丹不置可否地撇撇嘴。
“因為他太左了?”
“伯尼-桑德斯口頭支持墮胎選擇權,杰里-納德勒兩次發起《選擇自由法案》,你覺得整個國會里面,比他更左的人能有幾個?即便是民主黨內部,也有很多人不贊同他的政治觀點。”喬丹用鼻子嗤了一聲氣,“想要成為黨派內部的領導層,你首先也得跟過道對面的人有合作基礎……pelosi這方面就做得不錯,除了黨籍之外,在政治立場方面你幾乎看不出她跟溫和派共和黨人有什么區別,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坐在少數黨領袖的位置上。杰里-納德勒那一套,在曼哈頓行得通,當個終身制議員不成問題,但他沒有辦法自己再往前一步。”
“這可能就是為什么他需要基胡恩的原因吧。”韓易笑了笑,“依照魯本在州參議院的提案歷史和合作歷史來看,他左,但不是極左。他接受跨黨派合作,但對此比較謹慎。積極參與每一項立法決策,在州參議院行使參議員職權期間,只錯過了1.6%的投票。最重要的是,他是新生,在國會山沒有根基,沒有朋友,沒有盟友。沒有強有力的共同提案者,沒有可以讓他進一步發揮影響力的委員會,更沒有委員會里的領導職位。這樣一張勤勉上進,又勉強對胃口的白紙,正是納德勒需要的。”
“基胡恩也肯定很需要納德勒。”喬丹揣測,“如果他想要充分利用好這兩年時間,把他政治新星的籌碼給完全變現,長久留在國會山的話。”
“他野心勃勃,而且沒有絲毫要掩飾它的意圖。”
韓易揉了揉有些發脹的鼻子,他總覺得魯本-基胡恩在某些方面太過激進,太過張揚,很容易在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得罪一些很麻煩的對手,但至少目前來說,他確實需要基胡恩沖起來。
因為,這是他除了鮑勃-古德拉特之外,目前唯一一個算是建立起良好合作關系的議員。
“他想進哪些委員會?”喬丹立刻就領會了韓易話中的隱意。一個眾議員的野心,必然要通過他加入的委員會來施展。
“剛進國會,他一點都不挑,能進幾個進幾個……嗯,不過,他希望至少其中的一兩個是比較強大的實權委員會。撥款委員會不指望了,但金融服務委員會、能源和商業委員會、司法委員會這些,他都有興趣。”
“怪不得急著找納德勒拜山頭。能得到他的支持,進司法委員會應該問題不大。”
“是的,當然,他不只是想要當納德勒的門徒而已。我能感覺得出來,基胡恩希望自己跟納德勒在紐約會面的時候,能提供出一些可供交換的籌碼。”
“那么他向你拋出了一份怎樣的合作提案?”喬丹很清楚,魯本-基胡恩手里不可能有杰里-納德勒感興趣的東西。
能幫他湊點籌碼出來的,目前看來,只有這個積極在他身上下注的音樂圈億萬富豪。
“他希望我能明年年初就積極推進circuscircus的收購案。”
韓易放下手機,望向喬丹-布羅姆利,一字一句地說道。
“并且,他希望我能夠同意,讓紐約格信律師事務所的邁克爾-納德勒律師,來負責整個m&a流程。”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