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相遇
“一號你看過沒,小如?”
“當然啦,怎么會沒看過。”
不需要打開google搜索,《阿黛爾-布洛赫-鮑爾夫人肖像一號》的圖像,便在徐憶如腦海里清晰而生動地浮現了出來。
她甚至能看見阿黛爾-布洛赫-鮑爾夫人,那因為肌無力而微微下垂的眼瞼。
這是奧匈帝國最偉大的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繪畫生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人類藝術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單人肖像畫之一。
《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阿黛爾-布洛赫-鮑爾夫人肖像一號》。
這幅誕生于1907年的新藝術風格作品,與克里姆特的另一幅名畫《吻》一樣,都是這位性情孤僻、沉默寡的維也納畫家,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震耳發聵的強音。
“我記得是一個銀行家的委托創作……畫里面的是他老婆。”
“對,費迪南德-布洛赫。”韓易笑了笑,“奧地利的猶太銀行家,也是糖業大亨。我選擇這幅畫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費迪南德真的很愛他老婆,娶了阿黛爾之后,直接把兩個人的姓氏合在一起了。布洛赫-鮑爾。”
“是因為愛她才改的嗎?”小如皺皺鼻子,沒有喝下韓易喂到嘴邊的雞湯,“我怎么記得是因為阿黛爾家里也很有錢。”
“還有這事兒?”
“你看喔:‘阿黛爾-鮑爾來自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她的父親是奧地利第七大銀行,維也納銀行的董事,也是東方鐵路的總經理’……東方快車都是人家家里的,感覺布洛赫是想沾她家的光呢。”
“也許有這方面的考慮吧。”韓易訕笑兩聲,開動腦筋,努力找夫妻二人相愛的其他證據,“但是、但是……你看啊,費迪南德從古斯塔夫那里買下了16幅畫,有些是委托,有些是直接購買。基本上,所有的委托,都是以阿黛爾為主角,也都是送給阿黛爾的禮物。生日、周年紀念什么的。”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愛情,我們永遠都看不到這些名畫。”
“《吻》可不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愛情喔。”
“嗯?”
“有人說,阿黛爾是克里姆特筆下,唯一一個被認為是他情婦的,來自上流社會的女士。”徐憶如的視線掃過電腦屏幕,神情沉靜,面色如常,“很多評論家猜測,《吻》里面的那個女人,就是阿黛爾的理想化肖像。每湊夥飧讎朔旁誆弊憂懊嫻撓沂幀種甘遣皇怯械惚湫危堪7於∈焙蚍5饌猓褪巧說攪擻沂質種浮!
“這也不能算是直接證據吧……”
“直接證據是另一幅畫,《朱迪斯與赫羅弗尼斯的頭顱》,克里姆特最色情的作品。”坐在公寓高腳椅上,戴著黑框眼鏡的徐憶如,語簡練,語調冷峻,聽上去像是剛找到兇手,扭開變聲器發的江戶川柯南,“這幅畫的模特,就是阿黛爾。她戴著費迪南德送她的,鑲滿珠寶的金項圈,在克里姆特面前一絲不掛……apparentevidenceof……cuckoldry,indeed。”
“什么真摯的愛情,明明是腳踏兩只船,婚內出軌喔。”
如果現實世界里有流汗黃豆的表情包,韓易現在應該已經往自己臉上貼了一千個了。
為什么說最后一句話的時候……小如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啊!
“當時聽介紹的時候,佳士得那邊可沒提這茬。”
韓易摸了摸臉頰,支支吾吾。
“而且……阿黛爾為什么會看上克里姆特呢?想想就不符合邏輯吧,明顯是費迪南德跟她更配一點。”
“更配一點……怎么算配呢?社會地位嗎?還是錢?”小如反問道,“阿黛爾又不缺這兩樣東西,她家里比費迪南德有錢多了……也許她就是想要尋求不一樣的刺激吧。”
“那就是因為她不滿足于同一維度的單調生活,她才……婚后跟克里姆特產生了感情。”韓易小心翼翼地給出結論,把‘婚后’兩個字咬得特別重。
“不是喔。”小如搖搖頭,“在跟費迪南德訂下婚約之前,阿黛爾就遇到了克里姆特。”
那是1890年代即將步入尾聲的最后幾年。
年逾三十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奧地利的首都生活。
他的朋友們,都喚他knig。
theking。
國王。
維也納藝術世界的國王。
古希臘人認為,靈感是眾神賜予的禮物。弗洛伊德相信,藝術源于解決心理矛盾的嘗試,因此,對于創作者來說,童年創傷的痛苦,便是偉大作品的源泉。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這位孜孜不倦的工作狂,和屢屢犯禁的花花公子,便是奧林匹斯山下了重注的金童。
1862年7月14日,克里姆特出生在維也納郊區鮑姆加滕一間不起眼的普通平房里。這是一個天主教家庭,家里有七個孩子,古斯塔夫排行老二。他的父親恩斯特-克里姆特來自波西米亞,是一位粗暴的、未受過教育的捷克人。他的德語水平很差,只能在維也納過著與世隔絕,沒有朋友的生活。作為一名黃金雕刻師,恩斯特有機會為奧匈帝國的上游階層打造各種各樣的華麗金飾,但光鮮的外殼下,這份工作帶來的微薄收入,卻讓恩斯特感到十分沮喪。他養不起陸續出生的孩子們,更無法讓他的妻子滿意。
古斯塔夫的母親安娜,是在十九世紀做著明星夢的先驅。她懷揣著成為一名專業歌劇演員的夢想來到維也納,但就像二十一世紀那些在橄欖園或者芝樂坊工作的漂亮女孩們一樣,安娜的夢想,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希望的曙光。從第一個孩子出生開始,安娜便一直在與焦慮和抑郁做斗爭,而這些焦慮和抑郁,正隨著每個孩子的出生而逐漸加深。
古斯塔夫兩歲的時候,為了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一家人已經搬了五次家。九口人擠在一個臥室里,圣誕節時甚至連面包都沒有,更別說禮物了。古斯塔夫十二歲的時候,他五歲的妹妹安娜因為惡疾去世,這使得擁有同一個名字,默默承受著重壓的母親,走到了完全精神崩潰的那一步。
他美麗但是情緒脆弱敏感的姐姐克拉拉患有“宗教瘋狂癥”,并且從未真正康復過。在現實中找不到的喜悅,克拉拉選擇在頻繁的宗教活動和神圣的瘋狂臆想中獲得。是的,她自稱可以看到天使和圣靈,聽見他們的訓導。
古斯塔夫比他的姐姐更加堅強,由此也比他的姐姐更加痛苦,他不得不在冰冷的現實世界茍活。學校對他來說,每一天都是一種屈辱的折磨。古斯塔夫因為沒有合適的褲子,而被迫休學一年。還有一次,一位富裕男生的手表失蹤了,作為全年級最窮的男孩,古斯塔夫成為了頭號嫌疑人。
持續不斷的感情傷害、欺凌與絕望,讓他愛上了畫畫。當古斯塔夫完成家務之后,他會坐在房間的安靜角落里,畫鄰居的貓,畫弟弟恩斯特和他的貓,也畫癱坐在椅子上的媽媽。
韓易本來對《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二號》這幅畫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但約書亞-格雷澤介紹到這里的時候,他開始燃起了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他畫作的好奇火焰。
在韓易看來,雖然他的童年跟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相比肯定要好上不少,但從精神內核的角度出發,他們的孩提時代,都是在得不到回應的空虛,和擔心隨時會失去的恐懼中度過的。
有相似的經歷,才會培育出雷同的靈魂。
有雷同的靈魂,才會更懂得欣賞趨近的表達。
再長大一些,古斯塔夫和弟弟恩斯特開始幫助他們的父親從事黃金雕刻工作。當時,奧匈帝國的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決定全心擁抱現代文明,他指示維也納政府拆除城墻和護城河,并以一條四通八達的dieringstrae,環城大道,取而代之。得益于這項巨型市政工程的建設熱潮,黃金和黃金雕刻,成為了一個冉冉升起的朝陽行業。
環城大道兩側,帝國各部委大樓與英雄紀念碑,無一不點綴著耀眼的黃金。在這里,阿特拉斯舉起金色的地球儀,帕拉斯雅典娜的鍍金面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就連天花板和科林斯柱上,都貼滿了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