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蘇富比與佳士得
“你剛才在跟誰facetime呢?我打了好幾個打不進來。”
走在梅費爾新邦德街與布魯克街的交匯處,韓易的手機再次響了起來。
這一次發來視頻聊天請求的,是芭芭拉-帕文。
正巧,韓易的右手邊,就是一家維多利亞的秘密專賣店。
“你看。”沒有正面回答芭芭拉的問題,韓易將手機一偏,給匈牙利超模展示專賣店的櫥窗,“我找了好半天,沒看見你。”
“怎么可能看得見我,這外面掛的都是帶翅膀的天使造型。”留意到韓易身后步履匆忙,不時投來好奇目光的行人,芭芭拉下意識地攏了攏身上的浴袍。倒也沒有露出什么敏感部位,但大庭廣眾之下被人審視,還是讓她感覺有點不太自在,“為什么每次跟facetime,你都在街上閑逛啊?”
“恰恰相反,每次跟你facetime,你都在房間里休息。”韓易翻翻眼皮,調侃道,“這讓我對你的工作強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攝影團隊的航班晚點了,我能有什么辦法呢?”芭芭拉并不著惱,畢竟她與韓易的日常就是互相拆臺,“別轉移話題……剛才跟誰facetime,快讓我八卦一下。”
“第三個。”
“第三個……噢。”
芭芭拉愣了愣神,但很快便回憶起了只有她倆才懂的秘密代號。
“還是不肯跟我透露真實姓名?”
“除非從我的尸體上跨過去。”韓易梗起脖子,一副隨時準備慷慨就義的模樣。雖然跟芭芭拉無話不談,但對于徐憶如、趙宥真,特別是麥迪遜-比爾的身份,他一直是守口如瓶。
旗下簽約藝人追著自己啃這件事,肯定不能被第三個人知道。
“總有一天會被我發現的。”芭芭拉右手比出一把手槍,指著屏幕。
“為什么非得發現?”
“供理論研究之用。”雖然嘴上這么說,但芭芭拉其實沒有半點深究的想法。
因為,她很喜歡跟韓易聊天,可每次想起這個男人居然有三個……
芭芭拉就想從屏幕里探出頭來,把他一口咬死。
可惡至極的現代唐璜。
“什么樣的研究?”韓易縮縮脖子,“你看起來像是準備好把我給切片的樣子。”
“ohyouhavenoidea。”
“what?”
“沒事。”
芭芭拉深吸一口氣,不去看屏幕里的韓易。她對著浴室的鏡子一邊撥弄頭發,一邊漫不經心地問道。
“所以……你現在準備去干什么?”
“去參加弗里茲藝術展……不對,確切地說,我不參加弗里茲藝術展。”
“什么意思?”芭芭拉皺皺眉頭,視線轉回手機上,有些疑惑。
“我不會去參加展會,因為那里沒什么值得我留意的好東西。”韓易聳聳肩,“但我會借這個機會,到倫敦的蘇富比和佳士得總部看看。”
“有拍賣?”
“有,但那不是我要去的地方。”
韓易沖畫面那頭的芭芭拉綻出一個笑容。
“我要去體驗一種……我也是這兩天才知道存在的活動。”
“什么活動?”
“內購。”
內購,privatesales,顧名思義,就是賣方在不公開物品信息的情況下,通過拍賣行,與買方之間直接達成購買協議。私人導覽、閉門出售、匿名購買,內購可能是拍賣行能夠提供的所有服務中,最神秘,也最有趣的那一個。
藝術品收藏,是人類累積財富的一種原始而重要的方式。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上古時期。統治者或宗教領袖在寺廟、宮殿、墳墓和其他崇高場所存放具有藝術價值的物品,用以展示擁有者的權勢、地位與榮耀。
而在西方社會,自亞歷山大卒于巴比倫始,至羅馬共和國前146年征服伯羅奔尼撒半島終,這后世稱為希臘化時期的177年,見證了藝術品收藏行業的真正興起。在此期間,地中海東部沿岸的各國,都沉迷于古希臘的藝術。一大批富有的狂熱收藏家,委托冒險者幫他們從希臘帶回各類珍稀的藝術作品――或者很多時候,它們的復制品。與此同時,居住在亞歷山大、羅得島、別迦摩、安條克和羅馬的貴族,也開始大量使用精美的青銅雕像、石雕和陶器等奢侈品來裝飾他們的房屋和花園。
羅馬帝國建立之后,各大城市內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藝術市場,將藝術品收藏行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全民熱衷、全民討論、全民收藏,這一現象在奧古斯都和哈德良統治期間尤為明顯。
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最后一位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罷黜之后,藝術品收藏隨著中世紀的到來,陷入了長達八百年的沉寂。直到但丁、彼特拉克與喬托現世,文藝復興的大幕開啟,收藏行業才重新活躍起來。這一時期,現代博物館在意大利北部出現,藝術收藏變得理論化、體系化,委托創作藝術品,或者購買大量古董收藏的行為,也開始與行為人的審美品位、學識淵博程度和社會地位產生直接聯系。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曼圖亞的岡薩加家族、烏爾比諾的蒙特菲爾特羅斯家族、費拉拉的埃斯蒂斯家族,當然,還有科莫的盧西尼家族,成為了世人津津樂道的闊綽收藏家。通過考古學家對古跡的發掘,手工匠人對古董碎片的加工與修復,以及委托藝術家進行希臘化文物復制等三種方式,這些家族不僅成為了古代藝術的繼承者,也成為了新文藝的開拓者。
thegodfathersoftherenaissance。
文藝復興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