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好萊塢的億萬富豪 > 第255章 摩納哥游艇展(中)

      第255章 摩納哥游艇展(中)

      第255章摩納哥游艇展(中)

      為什么韓易會對史蒂薇-妮克斯如此重視呢?

      老實說,其實最開始,他并沒有把史蒂薇-妮克斯列入音樂版權收購的計劃里,雖然說是從七年前的未來時空穿越而來,但手邊沒有可以鏈接異次元的電腦,記憶力更沒有因為重生而得到強化,因此,很多領域韓易只能把握到一個大概的發展脈絡,而無法真正做到步步精準,招招奏效。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韓易知道badbunny有朝一日會成為紅透半邊天的拉丁流行之王,流媒體數據方面甚至能跟theweeknd掰掰手腕……

      但哪怕給他天靈蓋打個洞,往里面灌一噸smartwater,他也不可能默寫得出badbunny任何一首單曲的名字。

      都是西班牙語,又沒刻意記過,這種信息怎么可能帶得回2016呢?

      跟音樂版權收購潮有關的信息也是如此,韓易能記住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易,比如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總額五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三億至四億美元之間賣掉音樂版權,另外還把母帶版權賣了兩個億的鮑勃-迪倫,以及年紀輕輕就把自己版權庫清空的賈斯汀-比伯。

      這些音樂人,和他們跟資本巨鱷達成的驚天收購,是韓易可以隨時從記憶里調取的確切數據。

      史蒂薇-妮克斯顯然不屬于這個范疇。

      重生之后,他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正是在那場vma的慶祝派對上。

      麥迪遜-比爾蜷縮身體,環抱膝蓋,娓娓道來,講述她所期盼的光榮與夢想,提及拉娜-德爾雷的合作邀約時,韓易方才想起有這么一號人物。

      1948年出生,七十年代就進入樂壇的史蒂薇-妮克斯,年代實在太過久遠,不少知名作品和顯赫成就也是以樂隊而不是個人獨唱形式完成的,一時之間回憶不到也實屬正常。

      但這并不代表她不值得韓易關注。

      拋開每個人不同的音樂審美不談,光從職業生涯的總體數據來看,在泰勒-斯威夫特橫空出世之前,史蒂薇-妮克斯就是歐美樂壇最偉大的女性唱作人,沒有之一。

      注意,是一手抓表演,一手抓創作,兩手都很硬的唱作人,而不是麥當娜或者惠特妮-休斯頓這種,在演藝事業方面彪炳千秋,卻沒有一首代表作出于自己之手的,純粹的表演者。

      而史蒂薇-妮克斯,這個被滾石雜志稱為“搖滾樂現世女王”的全能藝人,這個不管哪個媒體要評選史上最佳唱作人,都不會缺席的音樂天才,歌詞、作曲、編曲、制作、后期制作樣樣精通。

      有她參與的專輯,作曲家那一欄,通常都只掛著她一個人的名字。

      即使是同一時代的男性音樂人,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屬鳳毛麟角。

      職業生涯總共發布十五張全長度錄音室專輯,個人八張,fleetwoodmac七張,總銷量超過1.4億張。

      以獨唱歌手身份獲得8項格萊美獎提名,并作為樂隊的絕對主創,拿下兩座年度專輯大獎。fleetwoodmac的巔峰之作rumours,更是拿到滾石雜志歷史最佳五百張專輯的第七位。

      考慮到七十年代音樂工業與美國社會的性別歧視現象依然猖獗,史蒂薇-妮克斯能一步一個腳印,攀登到如此崇高的位置,其中的艱辛困苦,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搖滾樂,其時被廣泛認為是“男人的聲音”。而史蒂薇-妮克斯竟然能在這種完全沒有容身之地的情況下,憑借一支筆、一把吉他,為后來的女性搖滾音樂人鋪平道路,她的才氣、音樂理念的先進程度,以及作品本身的商業價值,可見一斑。

      因此,當2020年12月,華爾街日報披露史蒂薇-妮克斯將手中音樂版權的多數股份作價一億美元,出售給專門為收購巨星版權而成立的音樂發行公司primarywave時,沒有人覺得她的要價過高。

      人們只關注兩個問題:

      史蒂薇-妮克斯為什么會愿意賣掉她那堪稱國家寶藏的音樂版權?

      primarywave究竟是何方神圣?

      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把音樂人手中蘊含巨大而持續的商業價值的音樂版權,看作是一張總額度三億美元,但是需要四十年來變現的強力球彩票即可。

      音樂人兌換這張彩票的時候,沒有一次性變現的選項,他們只能與音樂版權發行公司一人一半,共同持有它們,每季度、每半年或者每年結算一次授權費用。

      收入穩定,但耗時太長。

      現在,他們的職業生涯進入尾聲,物理生命也步入暮年,版權保護期還剩90年,但自己能不能再活20年都要打個問號。

      這個時候,有人來找他們,許諾九位數的巨額報酬,買斷他們未來的收益……換句話說,有人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一次性變現這張彩票的選擇,而且還不需要他們把之前賺到的分期付款收入吐出來。

      你覺得,他們會如何選擇?

      還是那句話,“資產”只有組合起來的時候,才能被稱作“資本”,對于個人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接過鈔票離場,用突然暴增的購買力,來設置家族基金,進行多元化投資,保證音樂人們在余下的時光里衣食無憂,也保證他們的家族后代真正在歐美社會的頂層森林里生根發芽。

      那么,是誰給他們提供了這種變現離場的機會呢?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的謎底:能讓資產變成資本的,當然是已經成為資本的那群人。

      primarywave,2006年由維珍唱片末代首席運營官勞倫斯-梅斯泰爾創立,通過募資從科特-柯本遺孀考特妮-洛芙手中買下這位已故音樂人在nirvana占有的音樂版權份額起家。

      2016年9月27日,也就是韓易從洛杉磯飛往尼斯的同時,勞倫斯-梅斯泰爾宣布,接受黑石集團3億美金的投資,與這筆投資一道向業界公布的,是primarywave與摩堂唱片的音樂傳奇史摩基-羅賓遜之間,總金額2500萬美元的版權庫收購案。

      當韓易在萬尺高空中,看到這則新聞時,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只記得primarywaves在黑天鵝事件之后大殺四方,并不知道它竟然在2016年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資本化運作。

      韓易很清楚,這只不過是primarywave第一次張開它的深淵巨口而已。2022年,它還將接受資本巨頭布魯克菲爾德資本管理集團17億美元的專項資金。

      而它,還不是這門生意里唯一的那條大魚。2018年由音樂企業家默克-墨庫里亞迪斯和chic樂隊聯合創始人奈爾-羅杰斯共同創立的hipgnosis,2018年創立,同年7月便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19年被轉移到主板的優質板塊進行交易,2020年3月開始,甚至被納入ftse250指數的計算公式里。

      這意味著,這家成立五年就募集到超過十億英鎊,只做音樂版權收購業務,旗下擁有65000首歌曲的音樂版權,其中4000首名列前十,2000首榜單奪魁的“初創企業”,已經成為了整個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晴雨表。

      也是世界音樂產業發展的晴雨表。

      更是韓易這一世事業規劃最大的絆腳石。

      環球、索尼、華納,充其量只能算是競爭對手,韓易不需要將它們完全擊垮,只需要憑借超前信息收攏未來巨星,削弱他們的影響力即可。

      每個集團,背后都有數家甚至數十家全球資本巨擘保駕護航,徹底摧毀它們,只能是個午夜夢回,自己一個人縮在被窩里意淫的瘋狂計劃。

      正常的音樂集團有完善而強大的造血機制,沒有碧梨-艾利什,還有奧利維亞-羅德里格和badbunny。哪怕都被韓易薅走了,也有其他潛力新人補上。音樂圈里,最不缺的就是新鮮面孔。

      但primarywave和hipgnosis不同。他們看上的,是一個新增存量絕對跟不上收購速度的細分領域。

      這意味著,在未來可以預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音樂版權收購這門生意,都會是一場零和博弈。

      很不巧,韓易也看上了。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披頭士、一個邁克爾-杰克遜、一個史蒂薇-妮克斯。

      他想要,其他人就得放棄。

      他要生,其他人就必須得死。

      按照韓易原先的規劃,他其實不用在2016年就開始收購版權。等到2018年甚至2019年,羽翼豐滿、資金充足的時候再來干這件事情,也來得及。

      先完成跟applemusic的那個大項目,結識一批傳奇巨星,看誰合作意向最強,就從誰那里下手,徐徐圖之即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