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朋克女王
海莉-威廉姆斯頹喪的話語,霎時間讓現場陷入了一種沉默而古怪的微妙氛圍里。
韓易緊抿嘴唇,嘴角殘留的笑容里,少了幾分歡欣之意。
今晚的一切,本來都在他預定的軌道上,如此美好地發展著。
瀚音樂的藝人為vma頒獎典禮奉獻了一次不錯的集體亮相,接下來,在one57舉辦的慶祝派對大獲成功,音樂界群星濟濟一堂,除了jay-z和碧昂絲之外盡數到場。韓易想要通過這次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完成的一些會面,也盡皆如愿。甚至連瀚音樂列入清單,想要進一步接觸并合作的藝人、經理人、演藝經紀以及其他業內人士,都一個不漏地建立了初步聯系。
包括海莉-威廉姆斯在內。
特別是海莉-威廉姆斯。
她是瀚音樂創立伊始,韓易便心心念念想要收編麾下的明星人物,也確實是他自青少年時期開始便喜愛至今的流行文化符號。剛才在眾人面前講述的那段背景故事,不是他臨時起意,胡亂編纂用來討海莉歡心的軼聞。那份被點燃的熱忱,被啟發的靈感,確確實實是邁克爾-杰克遜之外,激勵他即便重活一世,亦要毅然選擇投身音樂行業的源動力。
韓易沒有提前跟藝人們串過供詞,因為他相信,海莉-威廉姆斯領銜的這支,名叫paramore的樂隊,絕不是他一個人的專屬記憶,而是在零零年代的歐美流行文化里浸淫過的,所有年輕人的共同財富。
正如紐約時報所說的那樣,流行朋克,就像迪斯科一樣,在其萌芽時期曾飽受詬病,但現在卻成為了一代美國人深情懷舊的主題旋律。
而paramore,恰好處在這輪懷舊熱潮的風暴中心。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金發白人女孩,唱著很多人說從頭走調到尾的怪奇電子音樂。我很清楚,我永遠也不會像你一樣,毫不費力,做著自己,就能憑借著音樂表演和舞臺形象,引領一個時代的審美。有史以來,能夠做到這件事的人,兩只手就數得過來吧?”
這是后嬉皮社會,褪去稚嫩,但依舊青澀的年輕人,面對撲面而來的信息時代,發出的最響亮的那聲反抗怒吼。
格萊美獎得主、公告牌排行榜冠軍、推特熱門話題經久不衰的幸存者――海莉-威廉姆斯是史無前例的,她是流行朋克歷史上最耀眼的明星,是warpedtour舞臺上的碧昂絲。在那個門簾劉海和鑲釘腰帶大行其道,過山車般劇烈起伏的riff和聲勢浩大的合唱還是音樂界最新風尚,人們把myspace當成指南針,alternativepress奉為福音圣經的2000年代,威廉姆斯取得了絕大多數明星究其一生都無法概念化的兩個成就。
“我怎么能不感激這一切呢?”
“偶爾跟哥哥出門的時候,我們能遇見她。我哥哥對她癡迷到不行,我也覺得她是我遇見過的,最酷、最美麗的女孩兒。”
“為什么還會覺得,進入這個圈子是一個錯誤?”
“好了,拉娜,你再提碧姬就有點猥瑣了。”艾麗-古爾丁調侃了一句,隨即將視線移回到海莉-威廉姆斯身上,聳聳肩,笑意盈盈地繼續說道,“你看,海莉,能夠像你這樣對時尚界產生深遠影響的,哪怕把時針往回撥五十年,都寥寥無幾。”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復返,當人們套上褪色泛黃的年代濾鏡,回望與windowsxp一道問世又一道消失的新千禧頭十年,留存在他們記憶里的,一般不會是前面二者。teenpop雖然最具標志性,但它的局限性也最強。編曲簡陋、歌詞單調、旋律一成不變,這些批量制造的流水線產物,只是迪士尼或者其他大型娛樂集團,為了捧出手中面容精致的青少年偶像而附帶的贈品。
“她們不僅能在我的音樂和歌詞里找到安慰和啟發,還能找到屬于她們的身份標識……”
“詹妮弗-比爾斯,只露一個肩膀的寬大汗衫。”趙宥真講了一個在韓國也頗受歡迎的八十年代好萊塢電影明星,“在她之后,才開始有人這樣穿衣服。”
業內人士當然不會覺得朋克搖滾有什么比流行樂或者其他主流搖滾類型更高明的地方,恰巧相反,朋克樂是現代流行樂里編曲結構最簡單的音樂風格,可以說沒有之一,i-iv-v,三個和弦,搞定一切。但很幸運,消費者們不在乎音樂人需要花十五天還是十五分鐘來創作這些歌曲,他們需要的,只不過是ramones樂隊在《blitzkriegbop》里簡潔有力的那一聲“hey,ho,let'sgo”。
不用說,這一定是來自蕾哈娜最忠實的粉絲麥迪遜-比爾。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人們能夠在2008年美國的任意一所高中遛上一圈,他們便不難發現海莉-威廉姆斯對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巨大影響。走廊兩側,起碼有一半的女生在模仿海莉的搭配,另外一半則通過嘲諷這種搭配來獲得優越感與安全感。
“比如碧姬-芭鐸和她的露肩裝。”拉娜-德爾雷的腦海里瞬間便跳出來了這樣一位傳奇女星,拉娜本身就癡迷于好萊塢黃金年代的復古風格,對那個時期的穿著搭配自然頗有研究。
在酒精的影響下,海莉-威廉姆斯的敘述有些顛三倒四,但比起鏡頭前的專業訪談,卻多了幾分露骨的血肉真實。從她眼角閃動的晶瑩光華里,韓易不難看出,海莉是真的把自己拉回到了那些如今已經難覓蹤影的唱片店門外。
也許就是亞特蘭大的towerrecords,也許簇擁著她的人群里,也有一個叫哈立德的小男孩。
“所以,到了這種程度……”
是當時歐美青少年覺得最酷的時尚裝扮與社會思潮。
“nottrue,billie。”帶著幾分尷尬與害臊的表情,菲尼亞斯搓了搓臉頰,“……至少天花板上沒貼過。”
碧梨-艾利什指向猝不及防的菲尼亞斯。
情緒,是三個字母,emo。
顏色,是她以溫暖的火紅打底,明亮、熾熱、均勻、近乎霓虹橙彩的頭發。
其中,paramore又是最引人矚目的那一組。
從革新速度方面來看,說唱音樂與電子音樂并駕齊驅,是兩個自我換代能力最強的流派。這兩個細分領域的樂迷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迎來一股令人心潮澎湃,且絲毫不遜色于前人的新潮流。沉溺于新鮮感的他們,不會讓步伐脫離發展的節奏,自然也不會莫名其妙地流連于某個年代停滯不前。
“也許沒在天花板上,但肯定在你的電腦屏幕里。”在大家伙兒善意的哄笑聲中,碧梨繼續揭哥哥無傷大雅的老底,“你最喜歡的那個姑娘,叫什么來著,斯蒂芬妮?她完全就是在edhardy里給自己做了個海莉-威廉姆斯專項整容手術,就連頭發都挑染成同一個顏色。”
它是一群過于敏感、情緒化,每分每秒都充滿焦慮的迷惘靈魂的集合。
“這怎么會是一件壞事?”
緣何如此?
“唔!高跟鞋上穿高幫襪的riri!”
是的,在現代歐美社會,guiltypleasure,基本上可以與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青少年流行大潮劃等號。因此,可想而知,當一門樂種已經到了人們必須房門緊閉,戴上降噪耳機,自己一個人悄悄聽才不會被人嘲笑的程度,它無疑也就失去了成為時代記憶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