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丑國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
對外,他們無力再向猴國投入更多兵力與資源,深陷戰爭泥潭難以自拔。
對內,反戰浪潮與大選壓力交織,根本無心再糾結這場看不到頭的戰爭。
最終,高層只能達成共識:盡快從猴國抽身,哪怕是通過談判的方式體面收場,也比繼續消耗下去強。
這也正是他們愿意坐下來,與猴國各方在浪漫國巴里開啟和平談判的核心原因:不是不想打,而是實在打不下去了。
但他們又不甘心放棄霸權,仍在給南越送精確制導武器,還暗中施壓,想讓談判結果利于自已的資源壟斷。”
“南猴這邊呢,軍隊傷亡慘重,內部矛盾激化,總統的統治搖搖欲墜。他們既依賴丑國援助,又不滿丑國對資源的掠奪,對談判的態度搖擺不定。”
周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二人身上:“巴里那邊的談判已經拖了兩年,現在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但關鍵矛盾沒解決。”
“什么矛盾?”
這段歷史黎洛嶼也只是在歷史書上了解過,其過程和各方勢力的暗中博弈,她一概不知,只知道,最終是簽了和平協議的。
周襄老領導繼續說:
“丑國要求北越停火撤軍,同時要保住南越現政權,本質是想繼續通過南越控制當地戰略資源。
北越堅持要丑國完全撤軍,不承認南越現政權的合法性,還要求在占領區建立臨時革命政權。
南北雙方在領土劃分、資源分配上分歧極大,而丑國的干預讓這些分歧更難調和。”
“那我們需要做什么?”黎洛嶼把手上的資料遞給陸梟,抬頭問。
周襄:“談判跟你們沒關系,你們要做的,就是以護衛的身份,跟著談判團,護衛好我夏國的談判團。”
“這么危險嗎?”黎洛嶼更疑惑:“難道丑國還敢在談判期間動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