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沒有錯,咱們每一年都要放。”
此一出,食堂里整個沸騰了,歡呼聲此起彼伏。張恪倒是沒有想到,只是放個煙花而已,就能讓他們這么興奮,不過,大家喜歡就好啊。隨即又有一個護衛隊的隊員略帶忐忑的過來詢問:“東家,小人想把家里的老婆孩子接過來牧場這邊生活,不知道……不知道行不行啊?”
張恪爽快的點頭道:“當然可以啊。咱們這個牧場這幾年是要不斷擴大規模的,這自然便需要更多的人手了。只不過,牧場才剛開張幾個月,許多基礎設施還來不及建好。等過年后,匠人們回來了,便會再造出更多的房子的,到時候你就可以把家人都接過來了。你老婆可以在牧場里找找活干,例如照看小牲口啊、在食堂幫忙、或在洗衣房找點事做,都是有工錢拿的。另外,牧場以后人多了,小孩子也會多的,到時候我打算在這里開辦學堂,再找幾個有學問的先生來給孩子們上課,教他們讀書寫字。總之,你放心把家人接過來,牧場就是大家的家,以后這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這是張恪第一次公開向眾人勾勒牧場的未來,許多人聽完后,不由得為之神往。他們來到這里也不過才幾個月,牧場的條件當然是很好的,但老實說,大家也只是剛剛適應了這里的生活,還遠遠談不上熱愛。畢竟,牧場處在邊境線上,周遭種族林立,潛藏著的危險,更是難以預料。因此對于牧場的未來,大家還是充滿了不確定的。然而,張恪的一番話,卻為大家擘畫了一個美好的未來畫卷:一家人一起生活在牧場,有吃有穿有活兒干,若是有孩子還能去上學堂,讀書認字,對于他們這些生活在北方,屢屢遭遇戰火的人來說,這樣的生活絕對是做夢都夢不到的好日子。至于說,會不會有人對此有所懷疑,覺得張恪是在畫大餅,那倒也不能說沒有。然而,他們更知道,這幾個月來,張家可是真的將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都投到了牧場的建設中來了,這些總不是假的吧?所以,許多人在聽過張恪的話后,便都在心里面泛起了心思:要想辦法盡快的把家人也帶進牧場生活啊!
食堂里因張恪的一番話,又再次議論紛紛了。無論是護衛隊的隊員還是牧民,大家遠離家鄉和親人跑到這里,歸根到底就是為了生活,為了養家糊口。對他們來說,所謂的理想和抱負,都太過遙遠和虛幻了,遠不如實實在在的生活來的實際。做為普通人,他們更希望生活有保障,有盼頭,因此張恪所描述的牧場未來的樣子,對他們便具有著極為強大的吸引力。
其實當初,無論是張遠還是趙常山去招募的時候,盡管開出來的條件都很不錯,但大部分人都是不怎么愿意來的。一方面離鄉背井,另一方面那里太靠近狼族的地盤了,很難不讓人擔心安全問題。沒想到,大家壯著膽子來這里后,發現這個牧場其實各方面條件還真的都很不錯。住的是新房子,雖然不是每頓都吃得上肉,但起碼餐餐都是有油水的。加上東家人也很和善,平常吃飯時也是和大家一起吃的大鍋飯,一點兒架子都沒有。說起來還真的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他們自小生活在北方,不單單是要面對狼族每隔幾年就會發動的侵襲,即便是平常日子,也難免會有其他的異族過來騷擾:偷雞摸狗,搶走他們為數不多的食物,甚至于在冬天的時候,會把他們的被褥或者衣物給叼走。對于這種事兒,官府也沒有辦法,最多也就是賠償一點了事,至于說“抓罪犯”或者“追回失物”什么的,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北境的生活艱苦,對于那些異族來說,若是實在找不到吃的用的,那就去人族領地內“借一下”唄,雖然也有被抓住或者落入陷阱的可能,只不過,實在是餓得急了,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對于人族來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雖然也做了許多防范措施,但終究無法完全避免這種事兒。于是,大家辛辛苦苦的干活,好不容易有點收成,卻還要日防夜防的,這日子過得委實是令人沮喪的。若是相比起來,反而是牧場這邊的生活,更好更安全也更穩定。出去放牧,有護衛隊守著,回來時,也有人巡邏站崗,這種安全感更是前所未有的。越想下來,大家便越發有將家人都帶過來牧場生活的想法了。雖然按東家的說法,牧場會持續的擴張,但那也有個度不是,萬一來晚了,人家不收了呢?于是,大家又紛紛圍住張恪,讓他給一個具體的章程。張恪笑道:“你們畢竟是牧場的第一批成員,你們的家人如果愿意來的話,那么我在這里表個態:一律歡迎!”
此一出,食堂里歡聲雷動,歡呼聲四起。張恪看著他們歡欣鼓舞的樣子,心下滿意:這正是他想要的,他們對于牧場的集體認同感了。這是一個團體,能夠將力量凝聚起來的無形紐帶,不僅僅能帶來忠誠、團結、和諧,更是一個群體能夠不斷持續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雖然如今它還只是涓涓細流,還需要細心的呵護,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來可期啊!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