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器?賈不器?很好,恩師果然學識淵博。”賈璉拍的非常順暢,都成習慣了。
張庭恩給逗笑了,點了點他:“冠禮時間說一聲,屆時為師要去的。”
三日后,賈璉正式行冠禮,按說這事情是賈赦的勾當,奈何這爹不行,不管事,只知道自己快活。
賈璉行冠禮,林如海也到了,這日賈家二度中門大開,迎接貴客。
能有這份待遇的,先是張庭恩大駕光臨,后是皇帝派裘世安來了一趟,表示一下祝賀。
裘世安坐在上首,代表皇帝受了賈璉三跪九叩的大禮,并且全程觀禮。
回到宮里,裘世安說了張庭恩給賈璉取的字,承輝帝念了一下:“不器,張相對學生期待頗高啊!意思上也與璉字相關聯。朕怎么就沒想到呢?”承輝帝其實挺后悔的,忘記了賈璉冠禮的事情,被張庭恩搶了給賈璉取字的機會。讓這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多了一絲瑕疵。
五城兵馬司在年后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東城御史換了個人,簡仁達的報告打上去之后,林如海那邊當日就批了。
事情看似與賈璉無關,實際上兵馬司所有官員心里都清楚,這就是賈璉的意思。
也別問老谷背后有沒有人,反正賈璉容不下他,他就得滾蛋!
新的東城御史人選,林如海也包辦了,有機會往五城兵馬司塞人,名正順的,不塞人那不是傻么?
賈璉對此,選擇了默認。其實誰做東城御史,賈璉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五城兵馬司上下,是否只有一個聲音。
現在賈璉還是兼任特設御史的職務,這個職務怎么說呢,賈璉倒是想辭掉,但皇帝不允許。并且告誡他,有的事情,別人看見了未必會管,你看見了,一定會管的。京畿這個地面上,結合五城兵馬司這個衙門,這個特設御史正合適。
怎么說呢,交給別人,朕不放心!擔心毀掉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年后,牛繼宗正式上了一份奏折,表示愿效漢之霍衛,為朝廷開疆拓土。
這份奏折,引發了朝臣激烈的討論。
還是分成兩邊,一邊是主張時代變了,西洋各國不斷對外拓展勢力,我堂堂天朝,豈能落人后?
另一邊則主張,國雖大,好戰必亡。認為王子騰開拓交趾,朝廷出錢出力,回報甚少。
起先是在朝會上吵,隨后在報紙上吵。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休的時候,賈璉以不器為筆名,寫了一篇文章。
標題為:海上絲路的咽喉不可置于他人之手。
文章以對外貿易為開頭,列舉了一系列數據之后指出,對外貿易已經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一旦對外貿易出現下滑,必將影響整個上下游產業相關人士的收入。看起來眼下西洋人渡海而來,是坐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的好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將來有一天洋人不來了呢?很可能就是因為西洋人之間的戰爭,導致海路斷絕。這種情況不是沒有發生的,前明就一度出現過,導致明后期中央財政大幅度下降。
洋洋灑灑的數千字,核心思想就一個,要將南洋海路的咽喉要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到時候就算洋人不來,我們可以自己去。
想要掌握對外貿易的主動權,一些地方必須掌握在手里。比如,馬六甲。
怎么掌握呢?當然是派兵進駐,如明成祖時期設的宣慰司機構。
此文一出,爭論達到了沸點。反對方紛紛調轉矛頭,奔著不器這個筆名,進行一番慘無人道的圍毆。
這個節骨眼上,王子騰上了一份奏折,請辭兩廣總督,前往交趾郡封地,自領交趾總督。
當然了,王子騰也是帶要求的,比如要求工匠,要求貿易優惠政策,都是自己人,能免的稅還是要免的,不能與西洋人一個待遇等等。
王子騰辭職的事情,起身早有定論了,你都有封地了,自然是不合適繼續擔任兩廣總督。只不過此前皇帝考慮到剛打下的地盤,沒啥收入,還需要朝廷的支持。所以,沒提這個事情。皇帝和內閣不提,王子騰裝糊涂,那就不識趣了。
所謂的交趾總督,名義上還是朝廷的下屬一個地區,實際上就是王子騰的私人王國了。
內閣就此又召開會議,討論王子騰的奏折,以及牛繼宗的奏折。
這次召開的是內閣擴大會議,六部尚書,王爺國公,全部到場。
開會之后,張庭恩開的調子,并不是要不要對外擴張,而是類似交趾郡這樣的情況,向中央上交年度財政收入比例是多少。
也就是說,在朝廷的支持下,王子騰打下來的疆域,回報朝廷是必然的。
就這么一個議題,關于是否需要面向大海,擴張疆域的話題,已經沒必要討論了。
等于是給現場的王爺國公們開了個動員會,你們都看看,人家王子騰現在有封地了,你們只能在京城里混吃等死。
這次會議開了整整三天,照例是爭論不休。
賈璉倒是沒參加,躲在家里繼續寫文章,繼續煽風點火,為面向大海,開拓南洋大吹法螺。
報紙上繼續各種論調滿天飛,說什么的都有。
李亨倒是有機會參加了會議,只是沒有機會發,白天聽了一耳朵,散會后,晚上將賈璉悄悄的請來。
李亨自打與艾絲美拉達接觸過之后,對于性感路線的洋妞沒啥抵抗能力。
這不,私下弄個宅子,養了七八個異域美人,沒事就過來瀟灑一番。
賈璉趁夜色悄悄的來訪,自然是不想為外人所知。
李亨見了賈璉,請他入內落座后,指著一干洋妞道:“看上哪個,走的時候帶走。”
賈璉給氣笑了:“我還缺這個?行了,有事情趕緊說,偷偷摸摸的出來,跟做賊似得。”
李亨說起了會議上的爭論,張庭恩起的調子,但是沒用,最后還是吵了起來,不是為了要不要開拓爭吵,而是為了朝廷對那些對外擴張者的支持力度如何。第一種聲音,王子騰就是個例外,絕對不能有第二個。朝廷總督,打下的地盤據為己有,此風不可長。
第二種聲音,沒有朝廷的支持,邊疆大臣哪里來的能力去拓張疆域?朝廷不但要支持,還要加大支持力度。
文官們基本持第一個立場,王爺國公們,支持第二種。
李亨說完后,費解的表示:“這種事情就該父皇和內閣統一口徑后,直接下旨明示,有必要爭吵么?還專門開了幾天的會議。”
賈璉聽了沒著急回答,而是先讓靠過來的洋妞保持距離,然后才笑道:“朝廷里如果只有一種聲音,說明國家出大問題了。朝廷內部的吵架,只要掌握在一個合適的度里面,對國家而是有好處的。這個道理,陛下和內閣諸公都很清楚,所以特意開一個會,定了調子,讓大家吵一吵。”
李亨更迷糊了,國家制度的設計,就是為了皇權至高無上而設的,怎么到了賈璉嘴里,變成了需要不同的聲音呢?
李亨不解的樣子,落在賈璉的眼里,微微一笑道:“有人給你唱反調,其實不是壞事。什么時候想明白這個道理,什么時候殿下就成為智者了,何時遭遇面刺而不怒,說明殿下具備了成為合格帝王的基本素質。”
(本章完)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