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君子不器
話說到這個份上,內閣的老狐貍們哪個不清楚,這到底是誰的意思?
跟皇帝對著干的大臣不是沒有,但都是在重大事務上頭,比如明朝的三楊跟嘉靖之間的較量,國家養士百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口號喊的震天響,實際上真的會去撞柱的大臣少的可憐!有本事一百多人一起撞死,那才叫壯觀呢。
真發生這樣的事情,這皇帝也沒法做了。
本朝當下絕對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更別提這事情也不值得跟皇帝玩命。
不就是提拔一個年輕的臣子么?沒問題!左右也不是啥了不得的職務。
投票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匿名投票,一種是舉手表決。
內閣就這幾個人,自然是采用后者,當著皇帝的面,你都不能表明自己的態度?那還做啥內閣大臣呢?
張庭恩第一個舉手,隨后是猶豫一下的林如海,再隨后是潘季馴。
寧克和郭衍心里明白,改變不了結果,干脆也就不舉手了,免得被皇帝看成首鼠兩端。
“三票過半,通過決議,內閣擬詔書,朕用印下發。”
起居郎在角落里奮筆疾書,記錄下來。
二月初十,內閣表決通過升格研發司為研發廳,特設監察御史賈璉(正四品),領侍郎銜。
百年之后,時人對這段記錄理解出現了歧義,發生了爭執。一種解釋是賈璉以御史身份,領研發廳,擢升侍郎。一種理解是,賈璉從御史臺調任研發司為侍郎。研發司后來經過多次拆分成多個部門,這些都是后話了。
這種還算是依據史料搞歷史的,還有一些直接發明歷史。
處在不知情狀態的賈璉,正在街上巡視工程進度。整個京城,現在到處都是工地,都在挖溝,煙塵漫天,走了一會渾身是塵土。
京城百姓紛紛議論,多少年了,也沒見京城這么大動靜。
底層百姓最開心了,這時節能有個活干,每日掙個十文錢,真是皇恩浩蕩!
對外宣傳的口徑很統一,陛下出內帑修繕道路,工錢待遇,都是陛下定的。
不少老人激動的高呼:大周皇帝萬萬年。
嗯,這真是自發的,不是賈某人安排的。
內侍在工地上找到賈璉,宣他進宮。
承輝帝看賈璉一身塵土,皺眉道:“怎么搞成這樣?”
“陛下的民生工程,微臣不敢怠慢。”賈璉實話實說,這也沒必要說別的。
承輝帝說了內閣會議上的決定后,補了一句:“朕就是想看看,這研發司,現在是廳了,到底能搞成什么一個樣子。”
賈璉歪著腦袋想了想:“微臣也不知道!”
這是真話,鬼才知道這么個奇怪的龐然大物,將來到底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看出個結果。
承輝帝詫異了一下之后,隨即笑道:“說的也是,前所未有之事,結局如何預料呢?朕只知道,你沒要朝廷一文錢的撥款,養活了數萬人,他們還過的不錯。如果朝廷里的工坊,都能做到這個程度,朕能少操多少心。”
賈璉露出點慚愧道:“也不是沒有撥款,工匠和設備都是現成的,微臣也算是奪了工部一部分基業。”
承輝帝笑道:“你還是別提工部了,讓他們干點活,就知道問朝廷要錢。”
賈璉笑道:“朝廷的官員,拿錢干活,倒也無可厚非。工部比起其他的衙門,吃相還算是好看的。”
承輝帝被氣笑了,你怎么能說實話呢?朕不要面子的么?
“滾蛋,少在這里進讒,朝廷能有今日局面不易,穩定來之不易,要珍惜。出去后,記得讓人去戶部把稅交上。”
賈璉遵旨告退,出來之后多少有點得意,居然就領侍郎銜了,真是誰能想到呢。
直接去了研發廳,讓下面的人把賬目整理一下,去戶部繳稅。說起來,國家沒有一個單獨的稅務部門,不是朝廷制度的問題,而是制度制定的最初,就是奔著節省開支去的。歷朝歷代,多少有冗官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在現代人看來,就不是問題。
至少在賈璉看來,國家的公務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現階段這種皇權不下鄉的權利結構,想廢除掉是基本沒戲了。沒有一個綱領明確的政黨,發動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
現代社會還有人叫囂鄉賢共治呢!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官方公告下達之后,研發司上下一片歡呼,尤其是那群跳槽的官員們,紛紛高呼陛下圣明,賈大人英明。
衙門升格需要一個過程,其中關于設立多少機構,都是需要研發司自己上報的。
賈璉拉著一票人忙活了兩天,才算把下設機構搞定,暫設軍工司、經貿司、城建司、農林司、科技司、后勤司,一共六個司,規模比工部都大了。關鍵是研發廳報上去之后,內閣火速通過,呈陛下核準,當天就搞定了,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結舌。
吏部那邊也只能捏著鼻子,按照報上來的名單發告身。這一口氣提了五個兩種,十個員外郎。下面一些七八品的官員,都跟著水漲船高了。
京城里的其他衙門的低級官員,嫉妒的眼珠子都發紅了。
這幫平時只能干活的癟三,如今跟我們平起平坐了,有的甚至還騎頭上了。
今后見面,因為級別低,還得主動見禮。
研發廳正式掛牌的這一天,不少官員在青樓里喝的酩酊大醉,有的是高興喝多了,有的是氣壞了,喝酒發泄。
賈璉倒是沒跟著去喝酒慶祝,而是回家去給祖宗上香。
王熙鳳作為正妻,受益匪淺,四品誥命,直接又升了一級,當天內侍就從宮里過來,給王熙鳳升格了。
賈母也挺高興的,激動的眼淚汪汪,拉著賈璉的手絮叨,賈家又興旺了。
以前不興旺么?只能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賈璉沒有崛起之前,賈家的權勢是需要通過王子騰那邊過一手的,不然賈雨村哪有機會做金陵知府,這其中也有林如海出的力。
張庭恩特意下值后,把賈璉叫去了家里,問他一句:“冠禮何時辦?你還沒取字吧?為師送你一個字如何?”
賈璉自無不可,甚至還感激的表示:“多謝恩師賜字!”
張庭恩摸著下巴,琢磨了一番道:“君子不器,不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