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刺激突破自我
自然界有一種魚叫休克魚,休克魚的內部肌體完好,只是處于休克狀態,這種魚一旦被大魚發現,即被吃掉。魚池里的魚被喂養時間長了就不再主動去尋找食物,而是停在水中,成為生長緩慢、易死的“休克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養魚人會放養一條鯰魚,這種魚生性兇殘,極大地改變了魚的生存環境,“休克魚”消失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鯰魚效應”。
從大的角度來說,企業需要新的東西來激活休克魚。
海爾選擇的兼并目標很有特點:主要選擇技術、設備、人才素質均優良,只是管理不善、處于休克虧損狀態的企業,海爾人稱之為“吃休克魚”。海爾選擇“休克魚”是基于以下兩個考慮:首先,體制不順使效益好的企業沒有被兼并的動力,真正以資本為紐帶的強強聯合,在國內條件尚不成熟;其次,資金匱乏,使優勢企業無力兼并那些需要巨大投資的虧損企業。在我國,企業出現虧損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企業經營機制不健全、管理不善是普遍的根本原因。對被兼并的企業,注入資金、技術固然重要,但這只是外部條件的優化,可治標,卻不能治本。因此,關鍵在于解決企業發展動力和經營機制問題,變輸血為造血。海爾選擇那些硬件不錯,只是管理不善的企業,通過輸入海爾的管理和文化模式,可以很快使它起死回生,從休克狀態蘇醒,變得很有活力。
從小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在某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里生存久了,主觀能動性會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這不利于我們突破自己,取得新的成就,我們會始終按著老一套的方式做事,最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保持主觀能動性就是不斷地尋找榜樣,尋找能激勵自己和促進自己的動力。人們往往在感受到競爭的氣氛時會做出不同尋常的決定,一改遲鈍的反應。以這種精神面貌來辦事才會有讓自己重生的感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