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與收益的均衡
顯而易見,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過于完美主義的態度可能會讓我們陷于焦慮之中,事事都做不好。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抓住做事成本與收益的均衡。我們可以從管理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如何處理好做事的精益求精與做事分重點的矛盾,并以兩條做事方法的代表——6σ與20∶80法則的應用來比較。
管理經濟學有一個貫穿整個理論的基本決策規則,就是比較邊際收益(argal
revenue,即r)與邊際成本(argal
st,即c)。所謂邊際收益,是指臨界數量水平上改變一個單位產出、銷售量或質量水平等得到的收益改變量,這里的收益包含貨幣和非貨幣收益、當期和未來收益。例如,精密儀器次品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可能會通過銷售量或價格控制力提升而帶來邊際收益;ib提升一種軟件功能也會帶來邊際收益。
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獲得邊際收益通常要付出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是指改變一個單位產出、銷售量或質量水平而發生的成本改變量,包含貨幣和非貨幣成本、當期和未來成本。例如,儀器產品次品率降低一個百分點,需要改進工藝流程和管理,因而需要更大投入,就會發生邊際成本。提升一種軟件功能也會發生邊際成本。管理經濟學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主體在進行管理決策或選擇其他行動方案時,需要比較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如果進行一項行動帶來的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就應實施這一行動;反之則不應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