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寄居中的內部流動
寄居過程不是一個靜態不變的過程,而是動態變化的。這里指的是,學生選擇哪個師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情形調整,實現寄居的內部流動。這里有點類似于經濟學中的買賣關系,寄居的學生是買家,購買居住服務與管教;師姆是賣家,出售居住與管教。當然,學生所購買的服務主要是指學習過程中的答疑解惑以及生活中對應的照料。當這個供求關系不均衡的時候,買家會選擇更換賣主。
有的師姆對寄居的學生不錯,即使不是優待,至少屬于人道。然而不是所有的師姆都這樣,也存在一些為了擠占一點經濟利益而損害學生基本生活利益的師姆。[sk:她屋(英語老師)用冷水洗臉冬天,下雪天也用冷水洗臉!凍得你受不了。]除了生活服務因素——師姆是否嚴格負責也是主要的衡量因素。
答:她(sk的第一個師姆)每天晚上跳舞[53],根本不管我們。等于就在那里吃飯。
問:她不輔導你們寫作業什么的嗎?
答:嗯,就是簽個查字!
問:她當時帶幾個學生?
答:帶6個。全部是男生。晚上在那里寫作業,老師就簽個查字,不檢查,就看你寫好了沒。
更換老師的學生一般都是因為老師的態度問題。當然這個決策不是學生自己提出和決定的,而是家長根據孩子的反饋,以及和其他老師(主要為班主任)、家長交流的結果,繼而尋找其他更符合要求的師姆。可見家長在整個寄居現象的過程中不是被動的,而是有目標有策略地行動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