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型
在初三的時候,學校新增加了一項對發型的規定:女生不可以留長頭發。當時班主任老師宣布的時候,所有人都很驚訝,然后就是不高興,覺得這樣的要求是不是過于苛刻和沒有必要。當時我是短頭發,所以這個規定對我基本沒有影響,就看著別人一陣哀嚎。不過牢騷歸牢騷,長頭發的女生還是乖乖地去剪了頭發。再見到她們的時候,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我們這一屆只趕上這個政策最開始的一年,后來怎么樣就不知道了。
4
住宿
在前面講的日常生活,是以住校為前提條件的。的確,我們的學生有90都會住在學校,跟離家遠近沒關系。從我家到學校騎自行車只用10分鐘,可我還是住校了。很多同學都跟我一樣。那些少數的不住校的同學(我們稱為“跑校”),直到初三才漸漸多了一些,但也很有限,一個班只有五六個(全班47人左右)。他們雖然不住校,早晨還是要來學校晨跑的。跟其他同學一樣,6點10分準時在操場集合,不可遲到。他們的生活也是很苦的,要比住校的同學早起很多。尤其是冬天的時候,6點天根本沒亮,他們大概5點半就要起床,然后再騎車來學校,天氣又冷。他們其實比我們更盼著天有風云。當冬天夜里下雪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不用那么早來學校了。住宿時一周放一次假,在周五下午兩節課之后,就可以回家了,在周日晚飯之前再回來。到了初三,有了補課,就變成了兩周放一次假,每到周五不回家的時候,看著低年級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就可想家了。
5
比賽
學校在組織課外活動上很積極,基本每個月都會有一項活動。大多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也有的時候是相鄰的兩個兄弟班算成一個單位。比賽項目很多,學校也很會出花樣,總是找各種不同的比賽來,比如拔河、跳繩、踢毽、課間操、大合唱、籃球、長跑,還有半年一次的運動會和每年一次的新年聯歡會。每次活動的時候,班里的同學都特別團結,雖然我們班向來被老師們說成沒有什么集體意識,但現在看來,那個時候真的是很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所有人都想讓班里的成績超過別的班,比賽的時候即使是受了點傷都覺得沒有關系,這種感覺現在是越來越少了。有一次籃球比賽,我們班的體育委員是主力,可是他戴眼鏡,在比賽過程中難免有些不方便。結果打過比賽之后,眼鏡好像是壞了,還劃破了臉。他沒說什么,可是班里的同學都覺得真的是要給班里做點貢獻才行。那次籃球比賽的結果,我真的記不清了。大合唱的時候也是這樣,練習的時間每班自己掌握,就在飯后或者其他時間。我們班就是在晨跑之后和晚飯之后練習,大家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起,排好隊站在空地上,好好地唱。指揮也很累,要一直特別有精神,帶著大家的氣氛進行下去。三年的合唱比賽,我們班都是得了獎的。這件事情我記得很清楚,每次得獎之后班里同學都會很興奮,在班里慶祝一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