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中的“占坑班”調查[30]
劉雨甲
(北京大學2009級社會學系本科生)
目前,北京“小升初”的渠道主要包括“占坑班”、“共建生”、“推優”、“派位”等。筆者選取其中的“占坑班”這一升學渠道來研究。家長們俗稱的“占坑班”,指的是重點學校自辦或與社會機構合辦的,面向小學生的學科培訓機構。同時,這些學校還通過主流或非主流的途徑向家長們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學校將來會從這些課外班中選拔優秀人才,參加這些課外班的孩子在報考本校時會有“優先權”。也就是說,要報考某所重點學校,參加其開設的課外班便是必經程序。在小升初政策十分模糊的情況下,家長們只能是“草木皆兵”,紛紛到自己看好的重點學校給孩子報名“占坑”。
首先,筆者訪談了a中學的培訓機構——果實培訓學校的負責人。
a中學是北京市一所國有民辦(2009年之前)的重點高中,因其校園設施齊全、教師水平較高以及學校風氣淳樸,近15年以來一直是小學生家長們心目中的理想中學。因此,每年小升初過程中,它的競爭也尤為激烈。
國慶培訓學校(現果實培訓學校)是a中學創立的培訓機構。2005年,a中學確定了初一自主招生由國慶培訓學校推薦,自此連續幾年a中學招收的初一新生來自該校素質班推薦。在此體制下,小升初家長們爭先恐后地報名國慶培訓學校,每年國慶培訓學校在報名時基本錄取前40的學生。在此基礎上,該培訓學校會組織幾次考試,a中學根據考試成績來挑選優秀學生。國慶培訓學校的素質班也就成了家長們口中的“占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