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生與老師的對弈
    1冷漠期(9月到次年3月下旬)
    初三剛開學不久,林宛雪就開始感受到班主任對她異乎尋常的冷漠。從初一入學起,林宛雪的成績就始終保持在班級前三,又是班里的班長,一直是老師們格外關注的對象,而她私下和班主任的溝通也非常頻繁,因此“這種冷漠是很容易感覺到的”[27]。宛雪提到了一些細節,“數學一直是我的弱項,印象非常深的是我去問數學題的時候。以前他(指班主任)給我講題的時候非常細致,也很和藹,老師畢竟還是喜歡好學的學生。但初三開始,我每次去辦公室的時候,他總會說自己現在很忙,讓我改天再去;或者就隨便敷衍我幾句,什么‘這種題不用看,反正肯定不會考’之類的;要不就板著臉,說怎么這么簡單的題都還不會……”另一個明顯變化,是班主任不再對她有任何形式的關心,“以前上晚自習,或者課間休息的時候,他經常來問問我們最近的情況,比如其他科目的成績怎么樣,學習上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但到了初三之后,我覺得我在他眼里完全像個陌生人,任何關心或者鼓勵都沒有了。而且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特別嚴厲地指責我,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在老師這種態度轉變所帶來的困惑和委屈中掙扎了許久,宛雪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了這種冷漠背后的“天機”,“有天晚上在家,接到了我們學校高中部的一位語文老師的電話,她是我以前坐校車時認識的,初三我開始住校所以很久沒見了。她打電話來問我初三的學習是不是順利,囑咐我課程很忙要注意身體。我當時就忍不住哭了……那個老師聽我講完,嘆了口氣跟我說,‘你要理解,這是他們的一種策略。剛開學的時候校長就會告誡初三的班主任,不要對自己班里那些很優秀的學生太好了,不要讓他們太過自信,以免中考的時候考出去’……”謎團地解開反而讓宛雪更加難以接受,“我完全不敢相信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喜歡和感激的老師居然會為了這樣的目的而故意刁難我、打壓我,我覺得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下定決心一定要離開這個學校的……”
    老師對學生的冷漠期從剛開學的9月一直持續到初三下半年的3月,但這個漫長的冷漠期還只是老師與學生“對弈”的第一階段,隨著中考的日漸臨近,這場關于擇校的對弈也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2熱情期(3月下旬到4月)
    各地的中考時間通常會安排在高考(6月7日到6月8日)之后,而中考填報志愿的時間則會被安排在考試前的1個月左右。根據林宛雪的講述,她那一年的中考時間是6月26日和27日,填報志愿的時間是5月3日到9日。因此,在3月底至4月這段時間當中,班主任對她的態度再一次發生了轉變,“那個時候老師突然又對我熱情起來,開始關心我最近短跑和跳繩練得怎么樣(我們的體育成績要記入中考總成績里),政治和歷史背得怎么樣(這兩個科目要提前考)。”宛雪特別提到,這種態度轉變并非是針對她一個人,“就是在那個時候,他買了一整箱牛奶放在辦公室,讓我們班另外一個成績很好但家庭條件很差的男生每天自己去拿一盒。班主任一直都知道他的家庭比較貧困,但在這之前,是從來沒有過類似的舉動的。”讓宛雪尤為敏感的是,在這段時間里,班主任開始時不時旁敲側擊地問她有沒有考慮過“擇校”的事,“比如月考之后,他讓每個人帶著修改過的卷子去辦公室找他,簡單地說一下這次的成績之后,他就會很自然地問,‘考慮過選擇哪個學校嗎?’我肯定不能說我沒有考慮,都已經4月了,要說沒考慮肯定是假話。所以我說,‘還是留在我們學校吧,各方面都熟悉一些……’于是老師也就很滿意地點頭,‘對,對,還是留下來,這樣穩定一些……’”宛雪說,這種試探性的提問出現了很多次,但她每一次都表示她會留在原來的學校,“這完全是無奈之舉,因為我如果表現出絲毫的動搖或者猶豫,馬上就會面對鋪天蓋地的思想教育,所以只能這樣用謊話拖著;但我知道,我現在越是順從,到最后填志愿的時候,我面臨的壓力也必然會越大。”正像宛雪所預料的那樣,填志愿的時間就是她必須對老師“攤牌”的時刻,而一場暴風雨般的“攻擊”正在等著她。
    3逼迫期(5月3日到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