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科場現形記 > 三、現實:小語種人才流失

      三、現實:小語種人才流失

      &#160;&#160;&#160;&#160;三、現實:小語種人才流失

      &#160;&#160;&#160;&#160;應該承認,即便是其他專業學生,或通過高考就讀于小語種專業的學生,在日后就業選擇上也都有自由選擇哪怕是改行的權利。北京大學也給試圖轉專業的學生留有一定的余地。比如大一或大二時只要成績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提出轉專業申請。但是,為防止以小語種保送為途徑的優秀生源入學后流失,大部分學校在小語種保送生簡章中都明確提出一條——禁止小語種保送生入學后轉專業。可能在教育部看來,對比高考這條艱辛的路,小語種保送生過于幸福;而既然選擇了通過這條捷徑走入名校,就必須得付出一點代價吧。

      &#160;&#160;&#160;&#160;但是,這種規定并不能阻擋學生們拓展其他出路的熱情。他們依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迂回曲折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160;&#160;&#160;&#160;1雙學位

      &#160;&#160;&#160;&#160;盡管大學期間無法轉專業,但是雙學位制度給北大學子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160;&#160;&#160;&#160;王微微是2007級北大日語系的小語種保送生,中學就讀于南京外國語學校,現已成功保送光華管理學院讀研。問及為什么會走這條路時,她坦,中學6年學的都是日語,保送進北大日語系是很容易的,而如果選擇其他專業的話,想進北大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保送日語系是她唯一的選擇。“但我以后并不想憑日語找工作,日語生就業范圍太狹窄了。學了日語,除了外交部這種單位每年還會有一兩個指標外,其他地方已經基本飽和了。我真正感興趣的還是經濟吧。北大日語教學針對的是零的學生,對我來說有點太簡單了,所以我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修“經雙”上。好在“經雙”成績不錯,光華管理學院又有保送名額,我就順理成章地去了。”問及以后的就業方向是否會跟日語有關,她告訴筆者,“央行、歐美頂尖投行和國家部委都是未來的可選項,干的工作可能跟日語有關也可能無關,這個要看機遇了,并不作為以后選擇工作的重要參考。”

      &#160;&#160;&#160;&#160;據悉,北大小語種專業學生中,很多人都修了經濟雙學位或國關雙學位。由于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青睞,再加上“北大”這座招牌,雙學位成為他們去往其他職業的跳板,有時,雙學位的優勢甚至高于本專業。2002級北大日語系的前輩沈燕,曾經就職于招商銀行。她在一次報告會上說到,之所以能通過招商銀行的簡歷篩選完全在于她的經濟學雙學位。她的宿舍中兩名泰語生,一名西班牙語生都通過經濟學雙學位找到了金融類的工作。

      &#160;&#160;&#160;&#160;2出國

      &#160;&#160;&#160;&#160;出國留學往往是北大學子的第一選擇。對于小語種保送生來說也不例外。但他們留學地往往并不是他們所學專業國,而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專業也并不是所學專業。

      &#160;&#160;&#160;&#160;北大阿拉伯語系2006級本科生岳冰,中學就讀于重慶外國語學校。在大學期間,專業課程除了最低限度的必修之外,其余時間都花在哲學、國際政治和歷史等人文社科類課程上,還拿到了國關雙學位。由于特殊的外語天賦,她的阿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她并不打算憑阿語找工作。盡管近幾年阿語就業率一直不錯,但她向筆者表示,她真正的興趣在于哲學,她正在苦學英語,準備申請美國碩士。后來,她成功地申上了美國某知名大學哲學系碩士,完全脫離了和阿語的關系。

      &#160;&#160;&#160;&#160;國外大學并不像國內大學那么看重專業背景,對于不滿意自己專業的學生來說,出國讀書是最好的轉換專業的機會,外語優勢和“北大”這座招牌是他們在申請國外大學時無與倫比的優勢。

      &#160;&#160;&#160;&#160;3憑借其他優勢就業

      &#160;&#160;&#160;&#160;小語種保送生由于中學期間所學專業大多為英語(少部分學習日法西德俄等語,這類學生往往以中學所學語種保送),英語基礎即使是跟英語專業的學生相比,也毫不遜色。在面臨就業選擇時,“主打”英語反而比憑借本專業更容易就業。這種選擇,有時并非出于本人的主觀意愿。

      &#160;&#160;&#160;&#160;北大日語系2005級保送生陳放,中學就讀于天津外國語學校。在中學期間就表現出過人的語天賦,多次獲得英語競賽一等獎。2005年,懷著對日語的熱愛通過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日語系,2009年保研留在本校日語系。筆者問起今年找工作的狀況,他告訴筆者,理想和現實完全不一樣。“以前真的很熱愛日語,除了日語系哪里都不想進。自問學得也不算差。但現在卻發現,日語系出來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家里人更愿意我去穩定的國企、事業單位或公務員,而不是日企。我亂七八糟投了很多地方,目前聯通、電信和中國銀行都已經給我offer了。當然和日語沒關系,他們看上的是北大的牌子。新華社還在等面試結果,但不是日語崗位,而是英語的,和英語系的同學一起競爭。以后真入了職,做的工作和日語完全沒關系了。幾年前外交部還要很多日語崗位的,但最近幾年都飽和了。工作越來越不好找。”

      &#160;&#160;&#160;&#160;從陳放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小語種人才流失未必是主動流失,而是迫于現實無奈才轉向其他職位。近年來,西語、葡語、越南語等小語種就業形勢較好,但緬甸語、波斯語、菲律賓語等語種就業形勢并不穩定。運氣好的年份,外交部及各大部委都會招人,而運氣不好的年份,--&gt;&gt;則可能完全沒有社會需求。小語種專業因為性質偏“專”,并不像經濟類及法律類專業那樣具有普適性。所以最后很有可能無法以本專業就業。

      &#160;&#160;&#160;&#160;4女性的性別弱勢

      &#160;&#160;&#160;&#160;社會普遍承認男性比女性好就業,這一傾向在小語種專業就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筆者認為,我們并不能將之過分歸咎于社會的性別歧視。小語種專業就業生大部分從事于外事活動——涉外談判、交流等,男性的確比女性具有優勢。而且小語種就業往往涉及外派,這是眾多女性不愿意選擇的道路。還有一點,在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地區是男權統治社會,比如阿拉伯世界。如若女性從事與阿拉伯人的涉外交往,則有諸多不便。

      &#160;&#160;&#160;&#160;2005級北大阿語系保送生趙爽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她中學就讀于成都外國語學校,保送至北大阿語系后,2009年保送本校本系讀研,現在正在找工作的途中。但是,找工作的路走得并不順利。“我很想留在北京,倒不是多喜歡北京的生活,只是能用阿語就業的地方大概只有北京和上海了。因為不想被外派,所以外交部之類的公務員都沒去報。但投了新華社、商務部和中央電視臺之類的地方,連簡歷都沒過。后來打聽才知道,根本不要女生,只是沒明說而已。難怪被鄙視得這么徹底。今年上半年工作估計是定不下來了。要是找不到工作,就讀博吧。我現在正在申英國的博士。我很不想放棄阿語,畢竟學了整整7年。但沒想到就因為我是女生,到頭來沒有一個好單位肯要我。現在也只能認命了。”

      &#160;&#160;&#160;&#160;趙爽的經歷在小語種女生中可謂是稀松平常。不管是因為性別弱勢,還是因為語種太偏、需求太少,不能以本專業就業對于苦學多年外語的人來說,都算不得一個好消息。至少,這告訴他們,他們所學的專業沒有被需要。

      &#160;&#160;&#160;&#160;正是因為如此,小語種人才以主動或被動的方式無奈地流失了。

      &#160;&#160;&#160;&#160;為客觀了解具體流失人數,筆者以前幾年已經畢業的小語種畢業生為對象,做了相關調查。

      &#160;&#160;&#160;&#160;2005級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泰語系小語種保送生就業情況調查[11]

      &#160;&#160;&#160;&#160;畢業去向人數

      &#160;&#160;&#160;&#160;普華永道1

      &#160;&#160;&#160;&#160;建設銀行1

      &#160;&#160;&#160;&#160;招商銀行1

      &#160;&#160;&#160;&#160;華潤地產1

      &#160;&#160;&#160;&#160;泰國正大1

      &#160;&#160;&#160;&#160;上海自來水廠1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