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張德芬女士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里的一段話。
當時,我和先生、孩子到美國探望公婆。一下飛機我就生病了,很難受。可是我老公卻興致勃勃地要帶全家人去旅游。路線是舊金山—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大峽谷—賭城—圣地亞哥—洛杉磯—舊金山。一天換一個旅館。他一向不是個體貼的人,根本不管老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還是搞出這樣辛苦的一個旅程。而且他一出門是不管孩子的。當時孩子還小,所有的瑣事、洗澡、整理行李都要我一個人弄。我滿腹怨,可是礙于公婆的情面,沒有堅持說我病了,不想去,只有默默跟著。后來在賭城我爆發了,差一點想離婚。
到了賭城的時候,我又累又餓,看到酒店旁邊就有一家日本料理店。我最不喜歡美國的食物,喜歡亞洲食物。當時只想趕快抓點壽司來吃。可是老公堅決反對到美國吃日本餐這種傻事,說要去吃自助餐加牛排,有特價優惠,要走十幾分鐘才到那個餐廳。記得當時我那么溫柔地說不,雖然我明確地告訴他我很餓,一餓就全身發軟,很難受。他還是堅持說走幾步路就到了,要我別那么嬌氣。我只有委屈地前往。到了餐廳,一看又要排隊半個小時,當時差點沒氣暈過去。我特別生氣和委屈,憤憤地想:怎么嫁給如此不體貼的男人!當時的我,臉色當然不好看,所以在公婆的印象中,我每次回美國就會擺臉色。虧沒有少吃,可是還討不了好,真是矛盾著的呢!
現在回想,是我沒有爭取自己的“權利”。我無法面對他的憤怒,所以不敢堅持自己。
……
后來我發現,溫柔地說“不”,效果最好。如果我堅持說我不去旅行,想在家休息,老公頂多就是跟我發發脾氣,但是我的目的達到了,我可以在家養病。如果我保持微笑,他一個人發脾氣也發不久。只要我不生氣,這件事很快就會過去。去吃飯也是,如果我就微笑著說,“啊,我真的很想吃日本菜,這樣吧,你們去吃牛排,我留下來一個人吃壽司,吃完我先回酒店休息,我累了。”這樣也沒事。但是,為什么我說不出口?
后來我終于發現,無法溫柔地堅持是因為說“不”的時候,我們寧可委屈自己,也不愿意去面對自己內在的那份不舒服的感受。關鍵在內在,當我可以和它安然相處的時候,就可以抬起頭來,嘴角帶著一抹微笑,眼神堅定地說,“我很抱歉,可是我必須說不!”
使用柔談吐時要注意:加強個人的思想修養。我們知道,語美是人心靈美的具體表現。一個心靈丑惡的人,語絕不會美,有善心才會有善。我們在與人交談時應該多用禮貌謙敬之辭,表示尊重對方的觀點和感情,在語氣上要溫婉、文雅,以引起對方好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