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樣的話
人們常說:“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也就是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就是人們在長期交際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場合”就是談話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具體場景,具體場景又涉及談話的時間、空間及周圍環境。它們在語交際中起到不可低估的參與和影響作用,談話雙方對于話題的選擇與理解、某個觀念的形成與改變、談話的心理反應以及交談結果,無不與場合有直接聯系。這就要求談話者必須估計場合影響,并有意識地巧妙利用場合效應。
有個年輕人眉清目秀,長相不俗,就是不會說話。岳父去世,家人大慟,他以酒相慰,對內弟說:“事成雙,再飲一杯。”朋友結婚,他前去祝賀,喜宴上他慷慨陳詞:“憑咱哥們交情,下次你再結婚我還來喝酒。”滿座人面面相覷,朋友哭笑不得,他卻渾然不覺。因為他說話不合時宜,所以誰家有個婚喪嫁娶的事情都不歡迎他。有好心人背后開導他說話要注意場合,多說主人愛聽的吉利話,別說人家忌諱的話,他幡然省悟,牢記在心。
說話要注意場合。不看場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到什么說什么,這是“不會說話”人的一種拙劣表現。人,總是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一定的條件下工作生活的,在不同的場合,面對著不同人,不同事,從不同的目的出發,就應該說不同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說話,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談效果。
自我提問:我有沒有從說話中獲得快樂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與快樂的情緒緊密相關。良好的表達能力,所能為你提供和衍生的快樂,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善于說話的人,他將是很了解自己并且能良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他的談吐還將引起別人的注意和興趣,使他贏得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