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生命的智慧錦囊
懂得生命的珍貴才能珍惜生命。心態積極,不違背客觀規律,自然而然,我們就能健康,就能長壽,而最好的長壽之法莫過于讓精神永存世間。
珍惜生命
原文自愛而不自貴。(《老子·》)
大意自愛自重但不自居高貴。
老子認為,人雖然不能自居高貴,但應懂得自愛,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們幾乎每天都見到自殺的消息,而其中來自高校學生的自殺,又使人格外震驚。學生自殺主要是因四大壓力:情感壓力、學習壓力、經濟壓力和就業壓力。他們或因為戀愛失敗、或因為與同學鬧矛盾,或因為考試問題,分別走上絕路。
有一個哲學教授清晨吊死在自家門前的槐樹上。這位教授的家庭生活美滿,學術研究成果出色,但是,數年來在事業上逼自己太緊,攻治學問的標準過高而影響精神狀態,終以自殺了結了自己的一生。這個故事引人深思:悲劇故事的主人翁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研究哲學的高級知識分子。一個成功的哲學研究者,是能為人指引生活道路的,在面對各種問題時,他們應該比別人更睿智,更有力量。可是,這位知識淵博也有研究能力的教授,在并沒有遭受打擊和壓力的情況下,卻選擇了放棄生命。為什么這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卻容易走上人生的絕路呢?這說明:我們擁有生命,卻未必擁有關于生命的智慧。
毫無疑問,意識到自己也必有一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足以震撼心靈的。許多名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俄國家托爾斯泰在他的《我的懺悔》中,就提到過這一念頭曾長久折磨他。美國大作家海明威,他一生參加過無數次戰斗,并且多次死里逃生。然而到老年時,他卻是平生真正嚴肅地正視死亡。一位作家在給他寫的傳記中,甚至這樣描述:“他怕死怕得只想自殺!”由此可見,不管一個人何等有學問,何等能干,何等勇敢,當他不得不面對死亡這一問題時,他所受的震撼都是強烈的。
怎樣才能做到珍惜生命?
1.認識到生命的可貴
人死不可復生,對我們每個人而,沒有了生命,就沒有了一切;放棄生命,就放棄了存在的基礎!真正珍惜生命、正視生命的人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輕易放棄生命;也不會渾渾噩噩,如行尸走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不僅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惜別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