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6.胸懷他人,必有利于自己

      6.胸懷他人,必有利于自己

      收購價比市價溢價7.2%,和黃當時擁有嘉宏65.28%股權,實際動用資金41億便可完成收購。李嘉誠解釋,收購的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業務與長實、和黃重疊,并聲稱不會提高收購價格,如有人肯出5港元的價格收購,他會考慮出售。

      證券界認為,市場投入40多億資金,將會對1989年后香港股市的蕭條帶來刺激,有助于股市的復蘇。

      當時,嘉宏資產估值在每股5至6港元的水平,而和黃開價4.1港元,即折讓一成多收購,顯然是肥了大股東,損了小股東。

      因此,小股東紛紛質疑,并表示反對,嘉宏私有化建議在一片鼓噪聲中,以不足1/4的支持而胎死腹中。

      證券界認為:“流產的原因,是收購價偏低,收購方對嘉宏的評估與實際業績的差異。和黃出價太低,遠不及1987年上市供股價4.3元的水平。李嘉誠素來關注小股東的利益,而和黃的收購建議對小股東照顧不夠,有失長實系的一貫作風”。

      據傳,嘉宏主席馬世民表示不提高收購價,也是私有化失敗的原因之一。另外,小股東反對私有化,除認為和黃條件“苛刻”外,看好嘉宏的前景,舍不得“忍痛割愛”,又是私有化失敗的一大原因。

      這對嘉宏來說,無疑是鼓舞及鞭策。李嘉誠還會將嘉宏私有化嗎按規定,私有化失敗,一年之內不得再提私有化建議——嘉宏何去何從,將于一年后見分曉。

      “大限”滿后,1992年5月27日,和黃重提嘉宏私有化。收購價每股5.5港元,較停牌前收盤價高出32%,涉及資金58.38億港元。李嘉誠當日表示,私有化目的在于簡化機構,對和黃是否供股集資來籌措收購資金,李嘉誠不做表態。在7月10日的嘉宏股東會議上,私有化建議以96.7%贊成票獲得通過。

      這次私有化,和黃以每股5.5港元的價格收購小股東36.6股權,實際動用資金50.84億港元。這次的收購價,比上一次的出價4.1港元提高了36.62%,但比資產凈值每股6.4-6.5港元的水平仍有折讓。而收購之所以成功,是大股東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又顧及了小股東的利益。

      這次私有化,既有失敗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總而之,照顧小股東的利益,就容易成功,反之,就容易失敗。也就是說,利人方能利己。

      [投資金律]

      李嘉誠有句眾人皆知的名:“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俗話說:“利人才能利己”。一個聰明的投資人,總是在不斷的調整經營策略,不能總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別人的利益之上,要學會利人法則。在公司私有化的過程中,尤其要懂得這一法則。

      s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