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2.激流勇退,善于轉變

      2.激流勇退,善于轉變

      2激流勇退,善于轉變

      20世紀70年代末期,香港很多像太古船塢、黃埔碼頭和九龍倉這樣的沿海重要口岸都被英資占據著,其潛在的巨大利潤華人商行都無法插手,只能眼睜睜看著英資商行在那些黃金口岸修建住宅區大賺特賺。當時,李嘉誠已經在和置地公司的交鋒中獲得勝利,再加上他獲悉中國大陸要搞經濟改革,香港華資應該會有良好的發展,于是便確立了全面進攻英資領地的發展目標。

      要對英資進行挑戰,哪里才是最好的突破點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嘉誠決定將九龍倉碼頭作為自己的首要進攻目標。應該說,選擇九龍倉是比較明智的選擇。首先,因為九龍倉的地理位置優越,不管用來發展貨柜碼頭業務還是從事房地產,九龍倉都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其次,九龍倉當時的股價還非常低迷,一直到1977年底,都在每股13~14港幣左右徘徊,而資產值卻為每股50元港幣左右。并且,當時九龍倉的大股東置地公司,對于九龍倉的股權持有還不到兩成。李嘉誠看準這個時機,開始不動聲色地收購九龍倉的股份。

      誰知,就在李嘉誠聚集力量準備把置地殺個措手不及的時候,精明的置地也聞風而動,開始在市場上購回九龍倉的股權,進行反收購。在你來我往的爭斗中,九龍倉的股價在1978年底已經被炒到了每股46元港幣的歷史最高價格。

      若要與置地公司競爭取得絕對的勝利,李嘉誠心里也算了一下,必須要取得九龍倉50%以上的控股權。而當時李嘉誠和他的長江實業能力如何呢李嘉誠自己心知肚明,憑借自己當時的能力,根本難以和置地公司在九龍倉這個問題上抗衡。

      當時,匯豐銀行大班沈弼來做說客,請他及早退出爭奪九龍倉的商戰。李嘉誠因為明白自己的實力和水準還對別人夠不上威脅,而且拖下去很可能會影響到自己今后的發展,那才真叫“偷雞不成反倒蝕把米”。所以,面對沈弼的游說,李嘉誠很快就決定從九龍倉的爭奪戰中抽身。

      后來,因為了解船王包玉剛對九龍倉爭得厲害,從雙方的利益考慮,李嘉誠把自己所持有的1000多萬股九龍倉股票轉讓給包玉剛。當時買進的價格為每股10~30元港幣,脫手轉讓的價格為每股30多元港幣,李嘉誠一下子就在包玉剛那里賺得數千萬港幣的利潤。更為重要的是,李嘉誠還通過包玉剛,從匯豐銀行那里接到和記黃埔的股票9000萬股,開始轉為策劃對和記黃埔的收購。

      后來的局勢是怎么變化的呢1978年9月5日,包玉剛正式宣布自己已購得20%左右的九龍倉股票。于是,九龍倉負責人紐必堅不得不允許自己的眼中釘——包玉剛和他的女婿正式加入九龍倉董事會。接著,李嘉誠又陸續將自己手中剩下的九龍倉股票全部轉讓給包玉剛,估計獲利在5900萬港幣左右。而包玉剛也不停地到市面上的公司或者在幕后吸納九龍倉股票,使自己的控股權最后增加到30%,大大地超過了置地公司的股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