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第三章:商無定法,有變則通

      第三章:商無定法,有變則通

      :商無定法,有變則通

      有人說經商是智力游戲,真正的大商人才能把這個游戲玩得淋漓盡致。他們善于把握局勢,找到突破點不斷對自己投資進行戰略性調整。李嘉誠的“商智”更是令人拍案叫絕,他凡事三思而行,又敢于運作大手筆,總是能洞察先機,結合自己的實情,制造最有效的戰略方針,步步為營逐漸做大。

      李嘉誠正是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前瞻的眼光,通過適時調整戰略,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正如李嘉誠自己所:“我并不是簡單盲目地制定一個目標,而是把握市場發展潮流,順應市場來設定自己的目標。有時,甚至要站到潮流之前,及時做出調整,才能把握住先機。”

      1調整心態,左右逢源

      李嘉誠面對商勢低迷,從不灰心喪氣,而是沉住氣去左右開合,從而能夠左右逢源、順勢起飛。

      “左右逢源”一詞,常用來形容那些在人際關系中如魚得水的人的能力,同樣在經商過程中,也特別需要這種左右逢源的智慧和能力。無疑,李嘉誠具備這樣的能力,在“股拉地扯”,兩頭低迷,許多人因而大賠老本的情況下,他左右開合,兩頭得利。

      1973年的大股災,一直延續到1974年底,其后股市有所回升,但仍繼續低迷了一年之久。這次股災使不少地產商和投資者受損,造成了地產低潮,而地產低潮又反過來促成股市低迷。“股拉地扯”,成為70年代后香港經濟中的一個特有現象。

      李嘉誠對這類香港的經濟興衰規律有較深的認識。他認為,股市地產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時機,此時地產價格偏低,物業市值亦偏低。低潮過后,新一輪高潮又會到來。

      拓展物業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說,發行新股就是最好的辦法。1974年度,長實發行了1700萬股新股票,用以購買“都市地產投資有限公司”50%的股權。實際上,李嘉誠是用1700萬股長實新股,換取了都市地產的勵精大廈和環球大廈。這兩座商業大廈,租金收入每年達800-900萬港元。

      由于處于地產低潮期,再加上都市地產公司發生了財政危機,李嘉誠才得以如此輕易得手。另外,李嘉誠此舉又在客觀上幫助了都市地產,做了一回好人,真可謂“一箭雙雕”。

      1974年5月,長實與實力雄厚、信譽卓著的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合作,成立怡東財務有限公司,李嘉誠任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6月,在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力促下,長實股票在加拿大溫哥華上市。這為長實日后拓展海外業務,打下了基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