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6.看準商機,強勢進攻

      6.看準商機,強勢進攻

      1992年6月,在上海,港滬發展有限公司與閘北區政府簽署協議,以1.31億美元租得火車站以南5.78公頃土地的使用權。港滬發展由和黃、中國光大、香港鵬利等財團組成。該聯營公司,準備在租下的地盤上建造22萬平方米的綜合建筑群,需投入資金上百億元人民幣,全部工程已于1998年底完成。

      李嘉誠在上海的另一項大手筆是海港工程。這是他1992年9月間在上海考察碼頭設施的結果。

      1992年11月23日,和黃集團及上海港務局,就合作經營的項目——上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達成原則協議。據協議,和黃投資60億元人民幣,建設金山標準集裝箱碼頭、國際深水港碼頭等項目。這樣,李嘉誠不僅在香港擁有貨柜碼頭的半壁江山,還將在中國內地的貨柜碼頭業坐居老大,成為亞洲首席私營貨柜碼頭大王。

      在亞洲稱王,使李嘉誠牢牢掌握了主動權,這樣一來也使和黃集團內地與香港的貨柜碼頭互為犄角,兼顧統籌。

      1992年9月初,在海南,長江實業、香港熊谷組、中信旗下的榮高貿易、臺資大中華及海南省3家銀行,共同組建海南洋浦土地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80億港元,發展洋浦自由港,其中長實占一成股權,投資約18億港元。

      1992年11月,長實集團與福州市政府簽署協議,由長實投資35億港元,參與福州舊城區三坊七巷的改造和重建工程。

      從1992年秋起,長實集團就在大西南選擇投資基地,最后將目標確定為西南第一大都會重慶。

      1993年,長實系三家公司斥資8億,對重慶市中區依仁巷進行全面改造,建成面積為23萬平方米的大型商住樓群。

      1994年3月,李嘉誠在重慶專設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參與該市康居工程建設。該工程分布在重慶市五區一縣,總建筑面積達500萬平方米,全部由港方投資并承建。第一期工程150萬平方米,長實系投資10億港元。土地由重慶市政府提供,房屋由市政府包銷,利益按協議分配。

      李嘉誠投資內地房地產,可謂駕輕就熟,一來房產是他賴以發展的核心產業,而且房產一般投資短,見效快;二來房產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康居工程,要名有名,要利有利,李嘉誠樂此不疲。

      在北京,李嘉誠也參與了多家酒店投資。最引人注目的當屬1992年與郭鶴年聯手獲得王府井舊址發展權。李嘉誠說過,內地的土地價格與起樓造價的比例往往是1:10,而在香港的不少地段,這個比例正好倒過來。

      中港合作的基礎是互補互利,港方的優勢是資金雄厚,中方則控有土地使用權、審批權。李嘉誠投資內地地產,就是充分利用了地區間的差別,充分挖掘了資金潛力。

      [投資金律]

      投資內地,與投資海外一樣,李嘉誠不投則已,一投就宛如一場席卷內地的旋風,而且勢比長江,獨領風騷,這一點與他先前的猶豫徘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李嘉誠的投資原則,那就是在投資之前先按兵不動,靜待最佳時機,一旦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之后,就會果斷出手,大干一場。

      s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